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23
从小区出发,步行一刻钟能抵达何处?可享受哪些服务?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扩围提质,让这些问题有了可感可及的答案:大到上学、看病,小到吃饭、买菜、健身等,以社区为中心步行不超过一刻钟,便可以享受到各种便民服务。
从2021年10月入选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城市,到如今跻身商务部公示的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名单,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商务部门在民生领域的精耕细作与久久为功。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我市始终以居民需求为核心,从优化商业布局、丰富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为居民打造出一个个便捷、舒适、温馨的“家门口幸福圈”。
优化布局丰富业态
便民圈升腾烟火气
9月19日清晨,中心城区五洲观澜小区门口的商业街上人来人往,阵阵食物的香气从早餐店门口飘出,居民有的坐在店里吃着美味的豆腐脑、鸡汤泡饼等,有的在排队购买包子、饼子之类相对便携的早餐。
商业街
生鲜超市和公园就坐落在商业街不远处。送孩子上学回来的吴奶奶手里提着刚买的新鲜蔬菜说:“我孙子读书的小学就在小区不远处,接送孩子走几分钟就到了。早上送完孩子我顺路去公园转一圈,再把中午的菜买了,对于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实在太方便了。”
如今,在五洲观澜社区辖区内210余家商铺中,既有商超、医院、学校等23项“刚需业态”,也有健身、早教等20余项“品质业态”,实现了“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全覆盖。大型超市、医院、学校等为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各类餐饮商铺、便利店、托管机构等则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多元化选择。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让购物、就医、教育等需求“步行即达”,真正实现了生活所需不出“圈”,街巷盈满烟火气。
卫生服务站
五洲观澜社区居民的便捷生活只是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一个缩影。自2021年被商务部确定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国首批30个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以来,我市一直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在优化布局的同时,推动“圈”内业态丰富和品质提升。目前已完成66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打造,其中21个被评为省级星级便民生活圈。
建管结合服务升级
家门口溢满幸福味
便民生活圈,既要建得好,更要管得好。近年来,我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制订“一圈一策”,因地制宜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质升级,让居民实现“步行一刻钟,幸福一整天”。
河东西街社区老旧小区集中,曾因基础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居民需求。政策推动下,社区利用补贴为符合条件的小区安装健身器材,让居民实现了“家门口健身”;同时聚焦“一老一小”,链接盐湖区党群服务中心、文脉·河东书房等资源,定期开展各类公益文化活动,并将电业局北院党群服务站改造为老年活动中心,举办老年公益讲座。
公园
在建“圈”管“圈”过程中,许多社区不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更将辖区社会力量凝聚在一起,共同为居民做好各项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五洲观澜社区为辖区21家爱心商铺授牌,提供专属优惠及针对老人、残疾人、外卖小哥的爱心服务;河东西街社区为部分商铺发放房租补贴,助力其提升服务水平;禹都花园社区通过对接签约、培育孵化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
学校
如今,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已从硬件提升迈向满足多元需求,范围持续延展、品质稳步提升。相信随着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落地,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将覆盖整个中心城区,还将向有条件的县城社区延伸,形成更多宜居宜业、宜游宜购、宜老宜小的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
超市
记者 樊慧敏 文图
城市心声
走访我市中心城区多个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成果令人动容。从五洲观澜社区居民吴奶奶“送学、晨练、买菜一步到位”的日常,到河东西街社区老人在家门口参与讲座、使用健身器材的便捷,这些细微处的改变,正是民生服务落地的生动注脚。
从入选全国首批试点城市到跻身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名单,我市始终以居民需求为核心,用“一圈一策”的精准,让“步行即达”从愿景变为现实。不仅有商超、医院等“刚需业态”的基础保障,更有健身、早教等“品质业态”的补充,甚至通过凝聚爱心商铺、社会组织等力量,让服务延伸到“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
这一个个“家门口的幸福圈”,装着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也藏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未来,相信随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向县城延伸,这份民生温度将温暖更多人。 记者 樊慧敏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