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22
跟着智能健身镜锻炼
“深蹲时膝盖能不能超过脚尖?”“硬拉后腰疼是哪里发力没找准?”“想减脂但跟练视频强度太大怎么办?”……相信每个健身小白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想锻炼,但健身房私教每小时几百元的费用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如今,AI正在成为每个人的私人专属健身教练,且月成本仅一杯咖啡的价格。
“90后”女生小文就是AI健身的受益者之一。在过去的半年里,她通过AI工具学会了健身房器械的正确用法,获得了个人定制化的训练方案,还发现了游戏化健身的乐趣。
拍照识别健身器械用法
器械小白不再慌 AI告诉你怎么练
“第一次走进健身房,我完全懵了,感觉那些器械长得‘奇形怪状’,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练起。”小文回忆起自己最初的健身体验时说,“请私教太贵了,我就自己瞎练,结果有一次练背却感觉手臂特别酸,肯定用错力了。”
如今,小文遇到不认识的器械,只需拿出手机拍张照片,然后向AI提问:“这个器械叫什么?主要锻炼哪些肌肉?正确的使用姿势是什么?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AI回答:“这是‘坐姿划船机’,主要锻炼背阔肌、斜方肌和菱形肌,同时也会用到二头肌和三角肌后束……正确姿势:调整座椅高度使脚踏板与脚部贴合,胸部靠紧挡板,双手握住握把,肩胛骨后缩带动手臂将握把拉向身体……每组8次~12次,做3组~4组,组间休息60秒。”
小文表示:“AI不仅能告诉我标准动作,还会提醒常见错误。比如我做腿举时,AI提醒我不要完全伸直膝盖锁死关节,避免受伤,这是很多新手都不知道的细节。”
小文说,提问时先拍摄器械照片或描述其外观特征,然后询问名称、功能、正确用法、组数次数建议、常见错误及注意事项,可以补充自己的身高体重和健身目标,AI会给出更具个性化的建议。
个性化健身方案 AI更懂你的身体
除了解答具体问题,AI还能为用户制订全面的健身计划。小文向AI提供了自己的信息:身高163厘米,体重58公斤,体脂率28%,目标减脂增肌,每周能锻炼4次,每次60分钟左右,喜欢多样化的训练方式。
AI为她制订的计划包括:周一,上肢力量训练;周二,有氧间歇训练;周四,下肢力量训练;周五,全身循环训练和核心强化。每个训练日都包含了具体动作、组数、次数和休息时间。
“AI甚至会考虑我的设备情况。”小文说,“当我说家里只有哑铃和弹力带时,它立即调整了方案,用替代动作保证训练效果。”
对于有身体限制的人,AI也能灵活调整。当用户提出“腰不好,膝盖不适,想避免这些部位受压”时,AI会推荐游泳、卧推、坐姿划船等低冲击运动,避开深蹲、跳跃等动作。
游戏化健身推荐 让运动不再枯燥
AI还是健身设备和应用的推荐专家。小文告诉AI:“我想找一些好玩的健身方式,不喜欢单调的跑步,预算2000元左右,可以在家里玩,也能带到办公室。”
AI推荐了智能健身镜和Nintendo Switch游戏机,并为Switch配套《有氧拳击》和《健身环大冒险》游戏,并详细解释了选择理由:“这两款游戏都能提供有趣的有氧和力量训练,《有氧拳击》每天会为你定制课程,跟踪你的出拳动作和节奏;《健身环大冒险》通过冒险游戏方式结合了跑步和各种健身动作,强度可以随时调整,设备可以连接电视,也能便携带到办公室,中午休息时也能锻炼。”
小文采纳了建议:“《健身环大冒险》真的让我坚持下来了,游戏化的设计让每次训练都像是一次冒险,根本不会觉得枯燥。现在我中午经常在办公室和小伙伴一起玩《有氧拳击》,成了我们的午间例行活动。”
即使没有专业设备,AI也能指导居家健身。小文曾问AI:“我想在家锻炼臀部和腿部,没有任何设备,请提供一套训练方案,并附上每个动作的教学视频链接。”
AI的回答包括:徒手深蹲(3组×12次)、弓步蹲(每侧3组×10次)、臀桥(3组×15次)、站立后踢(每侧3组×12次)等,并为每个动作提供了权威教学视频链接,展示正确姿势和常见错误。
“视频链接特别有用。”小文说,“我可以立即对比自己的动作,调整到标准姿势。AI还会解释每个动作的发力感,像‘深蹲时应该感觉臀部和腿部发力,而不是膝盖受压’这类提示非常实用。”
尽管AI健身教练有很多优势,但也有其局限性。小文指出:“AI无法像真人教练那样实时纠正你的动作。”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个性化健身指导正变得越来越普及。“虽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教练,特别是对于高端运动员和专业训练。”小文说,“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AI已经足够成为一位知识丰富、随时待命的私人教练。”
记者感言
撰写这篇报道的过程,也是一次深刻的体验。记者见证了小文如何借助AI工具,扫清健身的知识与成本障碍,从“不会练”到“享受练”。这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是一种理念的革新:专业、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不再是一种奢侈品。
AI教练无法替代真人教练手把手纠错与情感激励,但它无疑降低了科学健身的门槛,让自律变得更有趣、更可持续。它的意义在于成为一种普惠性的“健身启蒙”,激发大众的运动热情,并引导他们更安全、有效地迈出第一步。未来,当AI与更多智能硬件结合,全民健身的图景将更加生动。 记者 王露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