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秋分时节话养生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19

一级健康管理师 王水成

  老话常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所以秋分过后,逐渐步入深秋,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气温也就会变得一天比一天冷了,秋分养生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少吃辛辣多润肺 注意要少吃辣椒、生姜等辛辣食物,烧烤也要少吃。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如果再吃辛辣,对养肺不利。可以多吃一些莲藕、荸荠、百合、银耳,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作用。

少食生冷多喝汤粥 养生学家提倡在秋天每天早晨吃粥。秋分时节,脾胃虚弱,抵抗力下降,这时若能吃些养生粥对身体很有好处。

顺应节气早睡早起 提倡顺应自然节气早睡早起,以适应秋天收敛的节气特点,早睡可以顺应阴精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可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一般来讲,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较为适宜。要注意的是,起床时尽量不要太猛,而应躺在床上,用5分钟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再起身,否则会导致血压突然波动。

秋分养生3个部位不能“秋冻” 秋凉伤人最无形。虽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不过身体有3个部位不能“秋冻”。

头部,头为诸阳之会,如果保护不好,阳气会丧失,头颈部位受凉,容易引起感冒和颈部血管收缩。

腹部,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如脾经、胃经、肝经和肾经等。此处受凉将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对脏器功能都会有影响。例如有胃病史的人腹部受寒易胃疼,女性腹部受寒容易痛经等。

脚部,“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多条经脉都起源于脚。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如果脚部受寒,则血流瘀滞,全身血液供应将出现不足,脏器功能继而受损。

坚持适宜体育锻炼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步、打球……特别是登山,可以改善人体的循环系统,增加肺活量。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还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