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新绛县万安镇——移风易俗绘就乡村振兴幸福底色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9-12

汾河岸畔,清风徐来。走进新绛县万安镇,只见油桃林里硕果压枝,文化广场上笑语盈盈,农家院落整洁敞亮……这个曾因红白事攀比、彩礼价格高而“出名”的乡镇,如今正因一场深刻的“新风革命”,乡风民风愈发淳朴,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的动能。

宴席“瘦身”

从“比排场”到“比文明”

“以前办席,一桌二三十道菜,烟酒全是名牌,最后剩一半,看着都心疼!”提及过去的婚丧宴席,万安村村民们感慨万千。如今,在村民老崔儿子的婚宴上,8人一桌井然有序,15道荤素搭配的家常菜色香味美,茶水替代烟酒,宾客们吃得舒心。

这场转变的背后,是村里红白理事会的“硬约束”与党员干部的“头雁领飞”。

几年前,万安村党支部书记王丰太在操办父亲八十大寿时,毅然拒绝了朋友“大操大办”的提议,而是仅邀请了亲友简办寿宴,为全村树立了榜样。此后,镇内各村修订村规民约,统一操办标准:红事宴席不超20桌、每桌15道菜且取消烟酒;白事宴席不超过15桌、每桌10道菜;生日、满月等“小事”一律不办席。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公示”的闭环管理让新规落地生根。

“按照新标准,一户村民家办红白事至少省1万元,全镇每年有近200户家里办红白事,算下来能省200多万元!”万安镇党委书记吉如恒的这笔“民生账”,道出了村民们的真实感受。

彩礼“降温”

从“甜蜜包袱”到“幸福账单”

“彩礼四万八,‘四平八稳’过光景!”是如今在万安镇年轻人中广为流传的口号。几年前,当地彩礼普遍20万元起步,部分甚至高达30万元,还需配套车房,不少家庭为娶媳妇掏空积蓄、背负外债。

今年年初,万安村一户村民家嫁女儿,最初向男方家提出18.8万元的彩礼,男方无力承担,婚事险些告吹。村“两委”干部与红白理事会成员主动上门,用“低彩礼家庭”的真实案例劝说,“幸福不靠彩礼撑,小两口踏实肯干才是根!”最终,女方家将彩礼降至4.8万元,寓意日子顺顺当当。婚礼当天,电子鞭炮替代传统爆竹,租来的婚纱同样承载幸福。小两口婚后齐心协力,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为推动彩礼“降温”,新绛县出台了专项实施方案,将彩礼上限纳入村规民约与“文明家庭”评选;万安镇则通过“移风易俗赶大集”“专题宣讲会”“乡村大喇叭播报”等形式广造声势,还将“好媳妇、好婆婆”典型故事编成快板、小品巡演,让“幸福靠双手创造”的观念深入人心。

机制“护航”

从“纸上谈兵”到“落地生根”

“榆村用‘道德积分’挂钩婚丧简办,村民张某办丧事时按照新标准执行,兑换到面粉和油,大伙都跟着学!”“我们村有户人家想办满月宴,理事会上门算细账,最后,他家主动取消了满月宴!”

近日,一场移风易俗座谈会在万安村党员活动室热闹开讲,县里多个部门负责人、镇村干部与村民代表围坐一堂,晒经验、解难题。

如此这般“开在村里”的会议,正是新绛县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的缩影。当地构建起“党委主导、支部落实、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县里成立专班列11项任务清单,明确部门职责;各镇将移风易俗纳入基层党建重点,开展专题培训;各村通过“两代表一委员”会议修订村规民约,实现全覆盖。“以前村规民约十年不更新,理事会作用不明显;现在制度清、责任明,干得好不好一目了然。”新绛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会民说。

如今的万安镇,红白事简办了,彩礼负担轻了,村民们得以卸下“面子”包袱,把更多精力投入油桃种植、金刚石加工等特色产业中。傍晚时分,文化广场上,孩子们追逐嬉戏,农家院里传来阵阵欢笑,“峨嵋岭下新风来,日子越过越舒心”的顺口溜,正成为当地群众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

卫世新 李玉婷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