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一体推进“三不腐” 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03

刘 婵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市委五届九次全会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从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紧“不能腐”的笼子、筑牢“不想腐”的堤坝三方面着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建设“一城两区三门户”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执纪从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铁的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纪律教育。坚持把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统一起来,既要抓住“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又要将纪律教育覆盖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任职培训、集中轮训和专题培训的必修内容,引导年轻干部系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增强其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强化日常监督。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全方位、多角度收集党员干部的动态信息,对党员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一时间进行谈心谈话、批评教育,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严格执行纪律。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紧盯“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重点领域,严厉查处各种腐败行为和腐败案件,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特别是群众身边的腐败分子,深挖作风问题背后的腐败隐患,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以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制度从严,扎紧“不能腐”的笼子。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要坚持制度从严,不断建立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形成一整套“不能腐”的制度体系。紧盯“关键少数”和重点领域,聚焦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和廉政风险点,健全授权用权制权相统一、清晰透明可追溯的制度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从源头上压缩权力寻租空间。要狠抓制度执行,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坚决杜绝“破窗效应”和“稻草人”现象,切实防止制度沦为一纸空文,确保制度落地生根、发挥实效。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精准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促进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形成监督合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着力发现廉政风险点和薄弱环节,不断补齐制度短板、堵塞监管漏洞,全方位扎紧防治腐败的制度笼子。

思想从严,筑牢“不想腐”的堤坝。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只有思想从严才能筑牢“不想腐”的堤坝。要强化理论武装,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头巷尾,与群众坐同一条板凳。要在乡村振兴、项目攻坚等一线实践中倾听群众呼声、感受群众需求、体会责任担当。要将理想信念切实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城市更新、办好民生实事的具体项目和成效。要筑牢思想防线,常态化开展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党性教育、警示教育等,引导党员干部在复杂考验面前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与政治上的坚定。要从根源上夯实廉洁自律的思想根基,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主动投身“一城两区三门户”建设,以过硬工作作风和业务能力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

激浊扬清,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必须以“严”字为纲,狠抓作风建设。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等问题,持续深化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并将其贯穿于“一城两区三门户”建设的全过程,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重大项目攻坚、营商环境优化、民生福祉改善提供坚强保障。同时,扎实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推动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赢得民心、凝聚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建设“一城两区三门户”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