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9-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抗战精神之所以常被传颂,是因为它始终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砥砺前行的道路。实践证明,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更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涵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人民空前觉醒、空前团结。14载浴血抗战,3500万同胞用生命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千钧分量。当前,中华民族正昂首阔步走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这就更加需要我们自觉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内心深处厚植爱国情怀,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民族气节,始终将民族大义、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心怀“国之大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个人的拼搏奋斗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淬炼“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要义在于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它是我们战胜发展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密码”。抗战时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行径,无数中华儿女舍生忘死、奋起抗争,以不屈的姿态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铮铮气节,展现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铸就了光耀千秋的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战精神绝非仅属于那段血与火交织的不屈岁月,它历久弥新、超越时空,持续为我们提供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以抗战伟大胜利为起点,中国人民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发愤图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继续拿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气概,奋勇搏击、迎难而上、勇于斗争,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篇章。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汲取“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腥风血雨的抗战时期,革命先辈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威胁义无反顾,充分展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这一时期,先后涌现出杨靖宇、左权等一大批抗日将领,以及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众多英雄群体。一个个英雄的名字顶天立地,一个个血染沙场的忠魂气壮山河,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前进道路上,形势瞬息万变、环境错综复杂、问题层出不穷,困难与挑战并存,风险与斗争交织。我们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坚定理想信念,大力发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斗争精神,不断闯关夺隘、攻城拔寨,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困难。秉承英雄遗志,让宁折不弯的脊梁继续撑起民族的天空,让甘洒热血的赤诚永远照亮前行的道路,推动中华民族这一巨轮行稳致远,驶向复兴彼岸。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中国人民之所以能用生命和鲜血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离不开坚不可摧的必胜信念。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人民心中的胜利希望从未熄灭。中国人民始终坚信,经过艰苦卓绝的持久抗战,正义的力量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必定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从历史中寻找攻坚克难的智慧,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是我们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我们要珍爱和平、捍卫和平,以压倒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平陆县委党校)
(张博颖 薛丽静)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