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直播带岗架桥梁 云端服务促就业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8-29

电子报刊

记者 郝丽莎

“欢迎各位网友进入我们直播间,平时大家看到的都是直播带货,今天不一样,我们是直播带岗……”随着主播话语的落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招聘活动在云端开启。镜头前,主播们或在招聘会现场热情介绍岗位信息,或深入企业一线带领求职者“云探厂”;屏幕后,万千求职者在指尖滑动间对接岗位。这一场景,已成为当下招聘的新常态。

从最初对着镜头念招聘信息,到如今入企直播探厂,直播带岗正以其直观、高效的特质,成为连接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新桥梁”。

打破时空壁垒

在传统的招聘模式中,时间和空间是难以逾越的“双重壁垒”。受限于举办时间和地点,线下招聘会往往只能覆盖特定区域、特定时间的求职者。而如今,一部手机就能让岗位信息“跨越”千山万水,直达求职者。

从时间维度看,一场直播带岗活动的时长通常在1个小时以上,且部分平台支持回放功能,白天忙碌的上班族、务工人员或高校毕业生都可利用空闲时间回看直播,获取岗位信息。从空间维度看,直播带岗扩大了招聘半径,可以触达更多求职者,提高了招聘的成功率。

对求职者而言,这一突破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更低的成本。通过直播带岗找到工作的李女士说:“以前要专门跑招聘会,现在在直播间就能了解工资待遇、工作内容等基本信息,感兴趣的话还可以评论提问,主播会及时回答,太方便了。”

对企业来说,同样受益匪浅。一家企业人事负责人表示,他们最近急需技能人才,普通的招聘渠道已经无法满足需求,直播带岗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匹配所需人才,大大提高了招聘效率。

创新展示方式

“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负责门店日常运营”“免费中餐+缴纳社保+工龄津贴”……在传统招聘中,求职者看到的大多是招聘海报上的这些文字信息,难以通过简短的对话全面了解工作环境等“软性信息”,容易出现入职后“货不对板”的情况。

面对这一难题,我市各级人社部门积极探索创新模式,纷纷走进企业开展直播带岗,用“可视化”手段,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壁垒。

“家人们看过来,这个岗位主要负责电池的组装,要求严谨细心,包午餐。”镜头前,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正有序运转,员工们在工位上专注作业,主播一边展示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一边讲解招聘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要求。与此同时,直播间互动热度持续升温,面对求职者的多个问题,主播都一一耐心回复。这种“有问必答”的互动,让信息传递更精准、更高效。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招聘信息从静态文字变成动态画面,求职者可以“云体验”就业环境,大大提升了人岗匹配度。

在提质中发展

直播带岗的兴起,是“互联网+就业”的生动实践。它打破了传统招聘的时空限制,为破解“招工难”与“就业难”提供了新思路,但要让这一模式持续焕发生机,还需在“提质”上下功夫。

一方面要确保真实性,相关部门应对参与直播带岗的企业进行资质核验,要求企业明确公示薪资范围、工作时间、福利保障等核心信息,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另一方面要提升专业化,优秀的带岗主播不仅需要具备直播技巧,还需掌握就业政策、招聘流程与沟通技巧。目前,部分主播仍停留在“念岗位”的层面,需加强系统化培训,让其成为连接企业与求职者的“专业桥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直播带岗的价值不仅在于高效对接,更让每个劳动者都能在时代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就业梦想。当技术创新与民生服务持续碰撞,当多方主体继续协同发力,这条“云端就业路”也将越走越宽,为我市稳就业、保民生注入更持久的动力。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