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肖扬:明春期会在前线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26

秋高气爽明月当空,

是1941年中秋节之夜。

我在河东山沟里,

你在河西延水边,望月恋念。

分手十有四月将满,

为革命、为工作,这是万分应该。

但愿1941年“如梭似箭”,

明春期会在前线。

你我又经一次锻炼,

坚若钢铁,手牵手,肩比肩。

打倒法西斯蒂,

为共产主义的最后胜利而战!

在读烈士家书时,一位烈士写在妻子照片背面的小诗引起了笔者注意,“望月恋念、分手十有四月、手牵手,肩比肩”,是对妻子满满的思念,“为革命、为工作,这是万分应该,坚若钢铁,为共产主义的最后胜利而战”。不禁好奇,是什么样的人写了这首恋念又充满坚强意志的诗?

推动学生抗日救亡

肖扬原名杨树义,于1913年出生在今永济市虞乡镇陶家窑村。他自幼聪敏好学,在本乡私塾读书时就因聪颖过人,吃苦耐劳,胆识非凡,深受先生喜爱。1929年,肖扬考入位于运城的省立二中,入校后,他学习十分刻苦,各科成绩优异。当时这所学校是我党早期在运城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青年革命运动和国民革命的活动中心之一,在这里他受到进步思想的启迪,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现实。面对阎锡山统治下山西人民所遭受的压迫和痛苦,他开始思考救国救民的道路,并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很快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永济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的先辈之一。他还牵头主办《晨钟周报》,宣传共产主义,组织进步同学进行革命活动。

193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在太原的省立一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恣意横行,屠杀我同胞,而蒋介石南京政府为了“剿共”,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民族危亡的形势惊醒了亿万中国民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了抗日反蒋的浪潮,在山西以太原为中心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也逐渐高涨。肖扬因思维敏捷、组织能力强,很快成为省立一师爱国学生运动的骨干。1931年12月18日,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对游行学生进行镇压,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八”惨案。为防止当局迫害,肖扬被迫辍学隐蔽,此后他便在太原积极参加党的革命活动。

1934年,肖扬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重回学校的他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者,入学后就立即加入了社会科学联盟,其主办的《永生旬报》,成为当时北京大学最具影响的报刊之一。他还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奔走于北平各大中专院校,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组织动员革命师生参加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在1935年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他作为骨干分子,积极推动了北平、武汉的学生爱国运动;1936年3月,肖扬担任北京大学第十五届党支部书记;1936年4月至1937年11月,肖扬历任中共北平市委秘书、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彭真的秘书。虽在一起工作时间很短,但在三十年后彭真谈起杨树义即肖扬同志,说:“杨树义同志党性很强,有原则性,在工作中能很敏锐地看出问题,确实是党内一位好同志。”

为革命鞠躬尽瘁

1937年,我党在山西建立了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为了更好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不少山西籍的党员返回山西开展工作。肖扬也在这时返回山西。

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任中共晋西省委委员。1938年9月,任中离特委(后改地委)书记。当时特委所辖三县中仅幸存3名党员,他团结地委全体同志,用不到一年时间,基本建立健全了三县的中共委员会和农村党支部,并建立了工人、农民、妇女、青年抗日救国会,特别是他竟能把阎锡山派任三县的三位县长中的两位,发展为我党特殊党员,从而为我党、我军在该地区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为了创建党的武装力量,在三个多月内解决了军事骨干力量和武器问题,兵员发展到四千余人,配合八路军多次粉碎日军进攻,为我党、我军在抗日艰苦时期和危难岁月中得到稳步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

1939年7月,肖扬调任中共晋西南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兼任调研室主任。他先后两次去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并受到毛泽东、陈云等同志接见。1942年8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成立,肖扬任党委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调研室主任,后又兼任党校副校长。肖扬文武双全,身兼多职,任务繁重,昼夜忙碌,终积劳成疾。早在1942年,他患上严重的肺结核。林枫同志让他半天工作,半天休息,可他还是经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通宵达旦,拼命工作,分配的蜡烛总是不够用。他带病与其他同志一样,坚持开荒种地。1944年夏天,肖扬又患上伤寒,高烧40度,经抢救无效,不幸于6月20日上午8时病逝于陕西神木县贺家川晋绥军区医院,时年31岁。肖扬同志的遗体先安葬于原晋绥分局党校所在地陕西省神木县胡家庄,后迁葬到山西省兴县城内晋绥烈士陵园。

姜 婷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