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报表“瘦身”记

——我市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改革探出基层减负增效新路径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26

河津市城区街道府西社区干部小高,曾有个鼓鼓囊囊的文件包,包里装着各种报表。“民政低保表、农业补贴表、应急排查表……一年上千张,办公室成了‘表海’主战场。”她无奈地摇头,“群众办事找不着人,干部下村挤不出空。”办公室里,像小山一样堆积的纸质报表,无声地诉说着基层干部的疲惫。

报表多头填报、数据重复录入、系统各自为政,全市基层每年填报报表逾千份,数据项超万项。

干部们忙于应付,不仅数据质量难保障,治理效能也大打折扣。

如今,变化正悄然发生。在市数据局,一张张电子报表正在取代堆积如山的纸质表格。今年以来,一场以党建为引领、以“只报一次”为目标的改革破冰前行,将整治形式主义与提升治理效能深度融合,为基层减负增效蹚出了一条新路。

党建领航,下好改革“一盘棋”

“乡镇年均填报报表超过1000份,同一数据反复填、多头报!”一位乡镇干部在调研座谈会上的感慨,道出了改革的紧迫性。

202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工作指引》,直指基层数据多头报送、重复填报的沉疴。我市闻令而动,锚定“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将这场改革列为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的核心突破点,以“只报一次”为利刃,直指形式主义积弊,力求减负增效深度融合。

一场数据“清淤战”迅速铺开。

顶层设计强引擎。市委办牵头,市政府办、市数据局、市统计局组建市级专班,13个县(市、区)同步成立县级专班,织就“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组织保障网。党建引领迸发出的强大组织力,恰如强劲引擎,为改革注入澎湃动能。

挂图作战明路径。专班精心制定“任务清单、时限清单、责任单位清单”3张作战图,细化分解出11项重点任务和26条具体措施,明确“谁来做、做什么、何时做”,确保改革节奏同频共振、步调一致。

借智引智定标准。专班成员南下重庆、北上内蒙古等地,深入学习考察“一表通”等先进经验。同时,深入盐湖区北城街道、北相镇等基层一线,面对面听取干部心声,收集痛点难点。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结合运城实际,创新提炼出“四整合三规范两不纳”的工作方法——

“四整合”亮剑“重复”:同一场景、同一科室、业务相近、重复字段多的报表,坚决合并;

“三规范”统一“标准”:统一规范报表名称、数据项表述、填报说明等,消除歧义;

“两不纳”守住“底线”:涉密数据、临时统计类报表暂不纳入,兼顾安全、效率。

这套清晰、可操作的准则,为后续大规模数据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基层干部看到了报表“瘦身”的明确路径。

三级联动,再造基层“一本账”

改革的核心在于数据治理,难点在于打破横亘在各部门、各层级间的“数据孤岛”。依托党建引领的强大组织力,一场覆盖全市13个县(市、区)26个乡镇的报表“大摸底”全面铺开。

“乡镇摸排—县级核验—市级校准”三级联动机制高效运转。专班成员沉入一线,一张张梳理、一项项核对,成果令人震惊:累计归集报表11214张、数据项107051项。经过初步“去重消肿”,最终形成标准化报表7822张、数据项72940项,覆盖民政、人社、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教育等54个行业部门,基本实现基础数据“应汇尽汇”。

“我们通过‘归集—清洗—治理—确认’四步闭环,目标就是‘一表通用、一数多能’,让沉睡的数据活起来、跑起来,精准服务决策。”市数据局工作人员魏国玲介绍道。

民政、人社、农业农村、应急管理4个民生重点领域成为首批“试验田”。在“省级技术支撑、市级专班统筹、行业部门把关”的党建业务双融合强力联动下,一场报表“精简化手术”成效斐然——

民政领域:报表由 107张精简至26张,数据项由2353项精炼至969项;

人社领域:报表由 76张精简至22张,数据项由1194项精炼至598项;

农业农村领域:报表由268张去重精简至48张,数据项由3370项精炼至1363项;

应急管理领域:报表由75张去重精简至24张,数据项由1253项精炼至519项。

这不仅是一场报表的“断舍离”,更是效能的跃升。成功的实践催生出可复制推广的“运城模板”和标准化业务表,为后续全市乃至全省推广提供了宝贵的“样板间”。市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卫国院表示:“砍掉的是形式主义的包袱,留下的是服务群众的真干货。”

临门一脚,联调测试打响“关键战役”

改革落地生根,强大的信息系统是筋骨。

今年4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数据局积极争取,成功获批山西省唯一的“只报一次”平台建设试点市,获得省级资金与顶尖技术团队支持。10名省级技术专家进驻我市,全程护航。

8月14日,全市“只报一次”系统联调测试培训会气氛紧张而热烈,来自试点领域县(市、区)业务部门、首批试点乡镇(街道)、技术支撑团队的上百人参会。会上,相关专家强调,系统联调测试绝非简单的技术操作,它直接关系到改革能否落地见效、惠及基层。大家要敢于“挑刺”、善于“找茬”,坚决避免“纸上标准”与“实际操作”两张皮。

改革进入上线前最关键的实战检验阶段。

此次测试从4个试点领域各选取两张业务量大、涉及部门多、流程相对复杂的核心业务报表进行全流程实战演练。测试聚焦多项核心目标:报表设计是否贴合基层实际,系统操作是否流畅便捷,字段匹配、流程衔接有无断点,数据抓取、生成与回流是否精准高效。

“测试必须动真格!村(社区)的数据填报员和市、县的业务操作员,特别是党员数据哨兵,要立足一线,揪出真问题,反馈堵点痛点。”技术组负责人张哲说。

长效赋能,双轮驱动破难题

首批领域改革成效显著,“表山”渐消,但步入深水区,彻底实现“只报一次”愿景,仍面临数据整合难、标准不统一、减负需深化等挑战。

面对挑战,破局之道在于坚持党建引领与数字化赋能双轮驱动,着力构建长效机制,确保改革行稳致远。

深化标准化建设,筑牢数据根基。以民政等四领域标准化台账为范本,推动省级主管部门统筹协调,组织相关厅(局)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认领与治理。目标是建立覆盖全面、标准统一的行业数据报表清单体系,从源头规范数据采集管理,为全省树标杆。

攻坚数据共享机制,打通纵横经脉。基于标准化台账形成的行业条线“一本账”,构建“一数一源一标准”治理机制。通过强化技术对接和政策协调,强力打通纵向(国、省、市、县)和横向(部门之间)数据通道,破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一次采集、权威准确、多方复用”。

加速平台赋能,力促数据回流。借鉴先进经验,加强与省政务信息管理局、省数据局对接,建立数据纵向协同回流机制。同时,加速建设运城市本级数据仓库,为数据汇聚、治理、共享提供强大底座。核心目标是确保省级数据有效回流至市级平台,支撑基层系统高效运行,最终兑现“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的减负愿景。

“改革必然经历阵痛,但势在必行,意义深远。”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家敏杰语气坚定,“作为全省唯一的试点市,我们肩负着为山西探路的重要使命。要在测试中精益求精,在应用中完善提升,努力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运城模式’‘运城经验’,为破解基层减负难题交上优异答卷。”

从报表“瀚海”到数据“清渠”,市数据局以数据为引擎,卸下了基层肩头的“千钧表山”,蹚出了一条以标准化、智能化提升治理效能的新路。当基层干部挺直腰杆,将更多精力投向田间地头、社区巷陌,这不仅是基层减负最生动的注脚,更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铿锵足音。

记者 许 菲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