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26
垣曲县逸景花城小区党群服务站内欢声笑语,居民们在活动室里打球下棋;曾经困扰五龙社区福源小区的治理难题,通过“三张清单”机制得到精准破解;杏林社区议事厅内,一件件棘手的邻里纠纷成功化解……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是垣曲县社区服务中心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鲜活注脚。
近年来,面对292个小区的治理压力,垣曲县社区服务中心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建强服务阵地、创新服务机制、搭建议事平台3项措施,推动党建工作与民生需求深度融合,以红色动能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门口持续升级。
建强党群服务站
筑牢基层治理“红色堡垒”
傍晚7时30分,垣曲县杏林社区逸景花城小区娱乐室里,暖光灯下,居民徐永牛正和好友对战乒乓球,清脆的击球声伴着阵阵笑声;阅读室里,几位居民正捧着图书静静品读,偶有低声交流;舞蹈室内,欢快的音乐伴着居民们轻盈的舞步;议事厅里的白板上,“小区绿植修剪方案”的讨论痕迹还未擦去……这个集活动、娱乐、阅读、议事于一体的空间,不是商业场馆,而是建在小区里的党群服务站。
居民小区是城市的“细胞”,更是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如何让党组织的力量下沉到治理体系的最末端?
垣曲县社区服务中心以“六有”标准(有党旗、有编码、有足够使用面积、有标识标牌、有配套设施、有档案资料)为抓手,全力推进小区党群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把贴心服务送到居民心坎上。
“我县有292个小区,数量多、类型杂,老旧小区缺场地、新建小区入住率低,治理难度不小。”垣曲县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刚坦言,中心以建强小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为破题关键,推动组织、资源、服务“三下沉”,让党建力量扎根基层。
为让党群服务站真正建到群众心坎上,垣曲县社区服务中心用3个月时间完成292个小区“地毯式”摸排,详细记录每个小区的规模、入住率、闲置空间等基础信息,最终筛选出228个具备建设条件的小区,量身制订“一小区一方案”。针对场地难题,该中心创新思路盘活资源:协调辖区包联单位腾出闲置用房,改造小区闲置门房,整合物业及居民自建房空闲空间,累计挖掘可用场地102处。
如今,垣曲县已有31个小区党群服务站按照“六有”标准建成投用。走进这些服务站,红色的标识标牌格外醒目,鲜红的党旗悬挂在墙面中央,档案柜里的资料按“居民需求”“活动记录”“议事台账”分类归档,桌椅、书架、饮水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在党群服务站里,居民有矛盾能调解,有疑问能咨询,有需求能反映——它是解决邻里纠纷的“调解室”,是传播政策知识的“宣传站”,更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幸福屋”。“以前有事找不到地方说,现在服务站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居民徐永牛的话,道出了不少居民的心声。
完善“三张清单”
构建精准服务“闭环体系”
“以前小区里没有活动场所,现在我们能在党群服务站下象棋了,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家住垣曲县福源小区的王大爷看着象棋桌,难掩喜悦。作为典型的老旧小区,福源小区曾深陷治安薄弱、垃圾堆积、路灯破损等困境。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垣曲县社区服务中心推行“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有机联动的“三张清单”机制带来的实效。
“基层治理最怕‘供需错位’,群众要的送不到,单位有的用不上。”王刚介绍,“三张清单”机制通过清晰的流程,搭建起群众诉求与服务资源的“连心桥”。
“需求清单”怎么来?垣曲县社区服务中心通过网格员日常走访、小区服务站“微心声”专栏、热线电话等渠道,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建议378条,梳理形成涵盖政策宣传、环境治理、物业管理等十六大类别的需求目录,确保第一时间了解群众所思所盼。
“资源清单”从哪来?该县131家机关企事业单位、2896名在职党员全员完成社区报到,全面摸排可提供的服务内容,汇总形成包含208项具体服务的资源清单,为精准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有了需求和资源,“项目清单”就是“连接器”。在社区党委共驻共建联席会议平台上,通过“揭榜挂帅”、社区派单等方式,将资源与需求精准匹配,生成并推动落实316个服务项目,形成“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的闭环运行机制。
福源小区的蜕变便是例证:通过网格员武军军的日常走访,改善居住环境、丰富文化生活等需求被收集列入“需求清单”;包联单位县财政局提供党群服务站场地并捐赠活动用品,充实“资源清单”;最后通过五龙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派单”,生成“项目清单”,实现了党群服务站改造、和谐议事厅启用等系列变化。
为确保该机制长效运行,垣曲县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评价”制度:中心对各单位共建成效进行考评,小区党组织对党员服务表现进行打分,并将党员在社区的表现纳入干部家风家教评价体系。截至目前,通过“三张清单”机制,累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460余件,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打造社区议事厅
激活群众自治新活力
今年2月初,垣曲县杏林社区逸景花城小区,居民王某被车辆撞倒,肇事车车主赵某未及时慰问便离开,王某情绪激动要求赔偿5000元,赵某以经济困难拒绝,双方僵持不下。
危急时刻,杏林社区“守望”议事厅成员杨李娜迅速介入,安抚王某情绪、联系网格员调取监控,随后上报社区。议事厅主任翟开生牵头组织调解会,邀请调解能人马永红参与,从法律分析到心理疏导,最终促成双方和解——赵某支付2500元营养费,两人握手言和。这场矛盾的圆满化解,正是垣曲县社区议事厅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以前有事没人管、管不好,现在议事厅在楼下,随时能议、及时能解!”居民们的感受道出了社区议事厅的价值。作为深化基层群众自治的关键举措,垣曲县社区服务中心打破传统场地限制,因地制宜将社区议事厅建在居民小区、楼栋院落、党群服务站,让居民“下楼就能议、随时能参与”。
目前,垣曲县已建成“‘铜’心议事亭”“‘清’听民声议事厅”等45个各具特色的议事厅,配套成立议事监督团、旁听团,吸纳网格员、热心居民、企事业单位代表等参与,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为了让议事更专业,垣曲县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党员人才库。388名来自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党员,成了议事厅的“智囊团”。不仅如此,“五步闭环+两项制度”还让议事厅高效运转。从收集议题、分析研判,到民主协商、跟踪督办,再到成效反馈,每一步都有章可循;清单管理制度把流程、责任、进度列得明明白白,考核激励制度对表现突出的议事成员表彰奖励,大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截至目前,社区议事厅已累计协商解决社区治理难题140件,涵盖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升级、文化活动拓展等多个方面,切实将居民诉求转化为治理实效。
从建强“家门口”的党群服务站,到完善“三张清单”精准服务,再到打造社区议事厅激活自治活力,垣曲县社区服务中心以扎实的党建工作为根基,不断延伸为民服务触角,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中的诸多难题。未来,垣曲县社区服务中心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拓展党群服务站点功能、优化“三张清单”精准对接、提升矛盾调解专业化水平、深化“一老一少”服务等方面重点发力,让舜乡社区的幸福底色愈发鲜亮。
记者 李宏伟 王月文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