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25
古魏学子沐书香,今朝振翼赴云程。8月16日,芮城县开展了以“根在芮城·梦在远方”为主题的第八届“行囊记忆”大学新生追梦启航活动,为2025届1279名即将踏上新征程的芮城骄子壮行。
2021年以来,芮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优质均衡为主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持续深化教育改革,采取一系列针对性强、成效显著的举措,推动全县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与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近日,记者以第八届“行囊记忆”活动成功举办为契机,探索当地教育崛起之密码。
25亿投向教育!看芮城如何破解“大班额”难题
时值秋季开学前夕,芮城县学府幼儿园项目已全面竣工,园区绿化亮化工作紧锣密鼓,为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奠定基础。
据了解,芮城县学府幼儿园项目占地16.31亩,建筑面积7123平方米,总投资3587万元,规划学位525个。这所高品质校园的建成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周边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需求,为芮城县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注入了新动能。
“整个暑假,我们都在园区参与项目推进工作,新学校布局规划合理,设计理念超前,配套设施一流,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幸福了!”芮城县学府幼儿园园长吴晓莉告诉记者:“芮城县作为山西省唯一‘全国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我们将立足新岗位,继续围绕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开展实践探索,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汇聚芮城力量。”
芮城县学府幼儿园项目是芮城县加速推进教育重点项目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芮城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持续扩优提质,全力打造教育“新高地”:累计投资1.0045亿元的魏风幼儿园、黄河幼儿园、风陵渡第二小学教学楼等新建工程已竣工投用;投资1200万元的七一示范小学餐厅改造项目力争今年年底全面竣工;拟投资1.2亿元新建的卜子夏小学前期土地手续已批;预计总投资6293万元的芮城中学新建教学楼项目施工现场如火如荼,建成后将极大提升高中教育教学环境,优化县域教育资源布局。
“我们要坚守和传承‘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办学理念,不论是在硬件上,还是教师培训和人才引进方面,都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芮城县委副书记、县长余敏说起发展教育铿锵有力。
投资教育就是投资发展。在芮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来就不是一句简单口号,而是一项项扎实行动:“十四五”规划期间,芮城坚持每年把新改扩建一所学校列入全县重大民生工程,连续5年教育支出占全县民生支出的25%以上,累计投入超过2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2%以上。截至2025年8月,已建成投入使用项目5个、校舍建筑面积21160平方米、新增学位1705个,涉及学校5所,城区校园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大班额”“择校热”问题得到高效化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从“城乡一体化”到世界银奖:教育软实力的逆袭密码
“我们举办大学新生追梦启航活动,就是厚植教育情怀、倡导尊师重教的生动注脚,就是表明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在“行囊记忆”活动现场,芮城县委书记尚玉良寄语广大学子。
8年来,由芮城县委宣传部牵头,连续举办八届“行囊记忆”活动,持续营造尊师重教、培育人才的浓厚氛围,激发学子求学好进、报效家乡的家国情怀,生动诠释“教育强县”的战略意义,成为当地的民心工程和文化品牌。
“孩子能走进清华园,源于咱们芮城这片教育沃土的滋养,源于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关注,衷心祝愿我们芮城教育蒸蒸日上,所有学子前程似锦。”在第八届“行囊记忆”活动现场,今年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新生李东城父亲发表感言。
芮城县副县长杨岩军表示,面向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群众内心的热切呼唤。
2021年12月,芮城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办园模式入选全国第三批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人民日报》以《村里娃家门口的幼儿园》对芮城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办园模式进行专题报道。
芮城县抓实抓细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优化配置,稳妥完成县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调整与分流工作。同时,对乡镇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配置同步调整,确保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配置达到优质均衡标准。
2024年,芮城县为3526名在编教师全部建立师德档案,选树和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典范,使教师学有标杆、赶有方向。同年,芮城县公开招聘教师岗位120个。2025年,该县有关部门赴陕西师范大学招聘10名硕士研究生,目前所有招聘人员均已到岗。
职业教育璀璨生辉。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全面完成山西省高水平学校项目建设任务,在省级以上大赛中累计获得各类奖项59个,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成立开放大学,开展学历教育、社区教育等,助力全民终身学习;强化校企合作,开展技能培训,推动产教融合。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该县薛瑞莹、张毓芬等4名同学斩获大赛银奖。
特殊教育一枝独秀。依据《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芮城累计投入600万余元,建成一座集环形塑胶操场、劳动实践基地、感统训练、唱游律动、心理沙盘、游戏康复等十多个功能室于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生均经费达到7000元/人。特奥残奥运动会期间,该校王登、李林烨等4名同学累计斩获全国、省、市特奥会金牌18枚、银牌10枚……在这片饱含爱心的土地上,每一位特殊儿童都拥有多彩人生,每一名“折翼天使”都在逐梦前行。
企业争相“抢单”教育:一场没有终点的爱心接力
在今年第八届“行囊记忆”活动中,当厚植家乡情怀的6份精美礼品送到准大学生手中时,另一份来自本土企业的厚重礼赞“亚宝·龙腾未来”奖学金发放仪式如期举行,为金榜题名的莘莘学子锦上添花。
“家乡的教育成就了我,也成就了亚宝,正是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办教育的坚定决心,为你们创造了优质的学习环境和发展平台,这份恩情,当以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来回报。”在奖学金发放仪式上,亚宝药业集团董事长任武贤对现场246名莘莘学子寄予厚望。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亚宝药业就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企业的教育情怀:成立药科学子专项资助项目、捐建现代化小学、设立丁桂儿童天使基金、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参与“爱心圆梦”工程等公益活动,累计捐资2100万余元,受助学生1800余人。2024年,亚宝药业成立并启动“亚宝·龙腾未来”奖学金,每年捐助约50万元,用于表彰和奖励该县初中和高中阶段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旨在激励广大学子勤奋学习,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
亚宝药业集团的倾心付出,引来众多企业踊跃支持:西建集团累计捐赠3800万余元参与助学公益行动,旗下的天茂房产自2019年起,每年拿出20万元举办“大学生助学追梦活动”;大禹生物累计筹资100万余元,资助学生330余名。宏光医玻、新泰纳米、杨森包装、金冠机械、南京国臣、东风食品、老张家花椒酱等一大批单位及个体慷慨解囊,纷纷以现金、物资等形式助燃芮城学子逐梦激情。
2024年7月,山西省芮城县育林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累计募集资金375万元。这笔承载着乡情大爱的资金,正通过五类渠道精准润泽芮城教育。2024年11月,该基金会对全县评选出的179名优秀教师一次性奖励36.5万元。
“基金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教育兴则国家兴’的远见卓识。”芮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宁峰荣感慨,“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让广大教育者更有底气!”
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一项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一个个以点带面的示范,推动芮城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升级。从晨光熹微的琅琅诵读,到激情饱满的跑操队列,从书香浸润的文化课堂到细致严谨的研学工坊,芮城教育在广袤的古魏大地绘就了栉风沐雨、化茧成蝶的生动画卷。自2021年以来,芮城累计为高校输送本科生7700余人。这份沉甸甸的数据,是莘莘学子十年寒窗的厚积薄发,是“行囊记忆”领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大合唱”,更是芮城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生动实践。
记者 苏黎原 余 果 通讯员 曹 飞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