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23
“幸好工作人员检查细致,及时把涵洞内的垃圾清理干净了,不然前几天的大雨,水排不出去,咱们村里肯定要遭殃了!”芮城县大王镇大王村一村民说。
汛情就是命令,监督就是责任。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以来,芮城县纪委监委紧跟当前形势,采取“室组地”联动模式,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防汛动态,分组深入各乡镇及应急管理等职能部门,就防汛救灾工作开展专项政治监督,以有力监督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监督过程中,该县纪委监委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始终做到“三个紧盯”,确保责任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
——紧盯“在岗履职”,拧紧纪律“发条”。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高频次抽查职能部门“一把手”靠前指挥、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等情况,严明防汛工作纪律“高压线”,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确保各级部门相关责任人时刻在岗位、在状态。
——紧盯“隐患排查”,打好防御“前哨”。重点对各乡镇防汛、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地质灾害、危旧房屋、低洼易涝区等风险隐患重点部位提前摸排,发现安全隐患问题第一时间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反馈,及时督促整改到位,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目前已督促整改问题19个。
——紧盯“应急保障”,夯实救援“基石”。对于人员力量配备、后勤保障等情况,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实时雨情、汛情发展以及物资消耗、人员转移避险等情况,动态做好物资补充、设备维护和人力科学调配。截至目前,已储备防汛抢险编织袋4万余条、砂石料0.18万立方米、水泵326台、橡皮舟8艘,并组建了20支专业抢险队伍,随时准备应对突发险情。
“防汛工作容不得丝毫松懈。”芮城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坚守防汛一线,把监督‘探头’架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持续压责任、盯作风、促落实,推动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守土尽责,用铁的纪律筑牢汛期‘安全堤’。”
记者 邢智轩 通讯员 侯 菲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