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26
党旗引领之下,临猗县楚侯乡张嵩村处处涌动着组织活力与文化新风,一幅民心凝聚、乡风文明的幸福画卷徐徐铺展。
乡村要振兴,组织是引擎。张嵩村党支部深刻认识到,唯有建强组织体系,方能凝聚发展合力。
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以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将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为服务群众的温馨家园。在这里,“三会一课”制度严格规范,“三务”公开透明运行,党员积分制管理深入实施。72名党员人人有岗位、个个有职责,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规范化建设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张嵩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乔建国说,“它让党的组织优势真正转化成了推动发展、服务乡亲的实在效能。”
坚实的组织基础,催生出深沉持久的文化力量。在张嵩村,精心打造的文化记忆工程展览馆成为凝聚人心、培育新风的核心载体。步入展览馆,张嵩村绵长的历史脉络、阁老乔应甲等人的清廉风骨、质朴厚重的农耕记忆、鲜活的时代群文剪影以及生活变迁的生动记录,通过丰富实物与图文娓娓道来。
“现在村里老老少少,闲谈时都能津津乐道乔阁老的故事。”村民乔丰收感慨道,“展览馆里的文化传承,对村民来说是心灵的洗礼,是精神的鼓舞。无论干部还是群众,都深受激励。”
在展览馆红色记忆展区,乔子甲等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熠熠生辉,他们廉洁奉公的崇高品格与优良家风,穿越时空,深深滋养着这片土地的后人。每年清明前夕,村党支部都会组织党员赴烈士陵园缅怀先烈,让红色基因在追思与敬仰中代代相传。
组织强,则乡村兴;文化润,则民风淳。张嵩村将组织建设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结出了惠民利民的丰硕果实。曾经普通的村头空地,如今已是展览馆前树影婆娑的文体广场:健身器材旁洋溢着活力,棋牌桌边上演着智慧交锋,欢声笑语在绿荫下流淌。更令人欣喜的是,平坦宽阔的柏油路如血脉般延伸,畅通无阻连接起家家户户的门庭。
“变化实实在在!”村民张思建脸上洋溢着自豪,“广场建好了,健身器材装上了,路也修得四通八达全是油路,生活方便又丰富。能在张嵩村生活,我们感到幸福、光荣,打心底为家乡骄傲!”
张嵩村的实践深刻昭示:以规范化、标准化的组织建设铸就坚强堡垒,以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传承凝聚人心、引领风尚,正是解锁新时代基层治理效能、铺就乡村全面振兴之路的关键密码。
如今,这个植根于河东大地上的小村庄正以组织建设促发展,以文化传承树新风,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发展新篇。
记者 付 炎 特约通讯员 罗晓庆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