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25
8月20日傍晚,华灯初上,中心城区盬街夜市逐渐热闹起来。与往日不同的是,蒸腾的烟火气中,一抹别样的“志愿红”让喧嚣的夜市更显“文明味”。
“您好,这是咱们专门制作的文明提示摆台,上面有文明夜市‘八要八不要’,吃完饭可以看一下。”盐湖区中城街道朝阳社区的4名文明实践志愿者一边分发摆台,一边向摊主和食客宣传诚信经营、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文明知识。
夜市是城市烟火气的重要载体,更是展示市民文明素养与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开展“文明进夜市”实践活动,是我市深入推进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深化城市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形象的有力抓手。
今夏以来,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市城市管理局、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通过开展“文明经营进夜市”“文明消费进夜市”“文明执法进夜市”等宣传活动,形成“宣传引导在前、执法管理托底”的合力,让夜市经济既“热闹”又“有序”。
“这次我们在盬街夜市共发放了60多个摆台,覆盖全部设有餐桌的商户。”朝阳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孙珊珊告诉记者。摊主雷女士说:“夜市火了,更得守规矩。作为商户,我们不仅时刻要保证摊位干净卫生,更要做到诚信经营。只有这样,生意才会长久。”
文明提示摆台的出现,同样让许多食客自觉检点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文明规范、是否体现文明素养。“很多外地游客都来盬街夜市打卡。来这里吃饭电动车要放在停放区,不能乱扔垃圾。”食客费女士这样说道。
作为中心城区人气很旺的夜间消费场所,黄河夜市商铺摊点多、人流车流大。对此,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在文明宣传的同时,开展文明执法,维护经营秩序。
执法人员张博介绍,他们平时采取“定点值守+动态巡逻”模式,引导商户在划定区域规范经营,避免摊点外溢造成通道拥堵;耐心劝导食客有序停放车辆,在巡逻时主动将路边电动自行车摆放整齐;每月开展两次燃气安全检查,常态化监督商户做好后厨安全、卫生工作。在此过程中,遇到商户或食客的疑问,执法人员始终面带微笑耐心解答,将执法过程变成二次宣传文明规范的过程,既维护了夜市的秩序,又让大家感受到执法的温度。
文明进夜市,守护烟火气,让商户在规范有序的环境中收获更红火的生意,让市民在文明和谐的氛围里享受更惬意的消费体验,让外地游客在“热辣滚烫”中体验独特的运城味道。
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文明进夜市”系列活动,推动形成管理秩序良好、环境整洁卫生、经营诚信守法、言行文明有礼的夜市环境,实现烟火气与文明范的双向奔赴、共融共生。
记者 付 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