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鼓声铿锵传文脉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8-12

“咚咚咚—嗨嗨!”8月6日,河津市清涧街道翠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一阵阵雄浑激昂的鼓点打破了往日的宁静。由社区党委牵头组织的“禹凿龙门”古韵传承培训班正式开班,30余名小学生手握鼓槌,在老师的指导下,敲响了传承千年的文化韵律。

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文化项目,“禹凿龙门”古韵传承培训班由社区党委精心组织,致力于深挖并传承“禹凿龙门”这一独特的地方特色文化,让古老的鼓韵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唤醒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份充实而有意义的精神文化“大餐”。此次培训为期20天,学生年龄范围在10岁至15岁。

今年60岁的黄亮云是古韵传承培训班的一名培训教师。她说:“过去找个年轻人学鼓比较难,现在社区把场地、设备、学员都凑齐了,我得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拿出来!”首堂课上,黄亮云从简单的手势动作、步伐和节奏开始,手把手进行着言传身教,小学员们逐渐掌握了落槌、提肘、轮击、刹槌等基本动作。

“手腕要放松,像甩鞭子一样发力!”学员们跟着老师的口令反复练习,从一开始的生涩到后来形成肌肉记忆,慢慢也找到了鼓点的韵律感。经过1个多小时的训练,孩子们的鼓声渐渐变得清晰、激越、威风起来,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一时间“咚咚”鼓声与“嗨嗨”号声交织碰撞,一圈圈在教室里荡开、久久不散。这简单的鼓声和号声里,不仅蕴藏着老一辈传下来的精气神,也饱含着孩子们对鼓乐最直接的热爱。

据了解,翠溪社区将鼓韵传承培训班与“党建+网格治理”深度融合,由网格党员担任“班级联络员”,定期收集学员需求,协调解决训练场地、器材维护等问题。同时,将积极组织学员开展汇报演出,让鼓乐走进楼栋院落、贴近群众生活。

“禹凿龙门的传说里,鼓声是先辈们战天斗地的号角。今天,我们要让鼓声不仅响在排练室,更要响在居民的心坎里,通过文化认同凝聚治理合力。”翠溪社区党委书记高雪鹏说。

铿锵的鼓声,既是千年文脉的延续,更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注脚——以文化为纽带,聚民心、汇民智,翠溪社区正让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画卷在生动实践中徐徐铺展。

本报特约通讯员 史甜甜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