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8-11
□记者 韩立
文物名片
主角:伎乐俑砖雕
出生时间:金代
尺寸:高30厘米、宽18厘米、厚2.5厘米
藏宝地:盐湖区博物馆
盐湖区博物馆馆藏的这块高30厘米、宽18厘米、厚2.5厘米的方形砖雕,砖面内凹雕成壶门状,展现了一位乐师正在专注弹奏琵琶的场景。这方寸之间的艺术呈现,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雕塑作品,更是一扇通往金代音乐文化的窗口,承载着那个时代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精神追求。
这块砖雕砖面独具匠心地内凹雕成壶门状,赋予了作品一种别样的艺术美感,使这块伎乐佣砖雕在视觉上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仿佛将观者引入一个独特的艺术空间。砖雕上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身着交领、素衣长袍。交领设计体现了中国古代服饰含蓄内敛的美学观念,而素衣长袍则给人一种简洁素雅的感觉,这或许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与审美取向。没有华丽的纹饰与鲜艳的色彩,仅通过简洁的线条勾勒出长袍的轮廓与褶皱,却能让人感受到衣物的质感与人物的动态,足见雕刻工匠技艺之精湛。
砖雕人物正专注地弹奏着琵琶,这一姿态成为了整幅砖雕的灵魂。从人物的动作细节来看,工匠对弹奏琵琶的姿态把握精准。人物的手指或按弦、或拨弦,仿佛下一秒就能流淌出美妙的旋律;身体微微前倾,沉浸在音乐世界之中,那种专注而陶醉的神情跃然砖上,生动地展现出金代乐伎完全沉浸在演奏中。
这块伎乐佣砖雕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精湛的雕刻技艺上,更在于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金代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时期,其文化艺术在继承辽、宋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本民族的特色。伎乐佣砖雕中的音乐文化,便是这种多元文化融合的生动体现。它可能反映了当时宫廷或贵族生活中的娱乐场景,展现出金代上层社会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与喜爱;也有可能是民间音乐活动的真实写照,体现了音乐在金代社会生活中的传播。
此外,砖雕作为一种建筑装饰艺术形式,通常被用于墓葬、寺庙或其他建筑之中。这块伎乐佣砖雕或许曾是某座古墓中的装饰构件,它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可能蕴含着特殊的文化寓意,象征着墓主人对音乐的喜爱。这块金代伎乐佣砖雕如同一个文化密码,等待我们不断解读。当现代观者凝视这位千年前的琵琶演奏者时,仿佛能穿越时空听到那悠扬的乐声。砖雕虽不能真正发出声音,但它以视觉形式保存了音乐的“记忆”,让我们感受到艺术跨越时空的力量,触摸那个遥远时代的脉搏,感受古代艺术的魅力与温度。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