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县域>

河津市赵家庄街道三兴村:“三驾马车”驰骋乡村振兴路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25

津龙苑农贸市场建设工地上地基作业有序推进、确保工程进度;西窑沟民俗村乡村旅游景区内游人往来穿梭,畅享盛夏清凉;红色教育基地里研学团队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河津市赵家庄街道三兴村正悄然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西窑沟民俗村乡村旅游景区夜色迷人

今年以来,三兴村把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积极建立“街道党工委统筹-村党总支落实-党员中心户包联”的三级责任体系,制定14项任务清单,实行月调度机制,实施“党建+产业+治理”三维网络,不断提升村庄精细化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党建强基:锻造乡村振兴“先锋队”

三兴村由原新赵村、石庄村、新兴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共有445户1379人,耕地1900余亩,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庄。

在乡村发展的浪潮中,村庄合并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然而,如何让合并后的村庄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三兴村面前的重要课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三兴村合并以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和“动力源泉”,抓队伍、建组织、转作风,持续夯实振兴工作基础,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动力。

在基层党建工作中,三兴村将党支部班子建设作为核心工程,持续发力,科学划分职责与任务清单,班子成员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协同联动,形成了齿轮般精密咬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了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引领地位。与此同时,严格对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对支部工作流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激活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凝聚起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三兴村始终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程序,为党组织注入优质新鲜血液,不断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此外,该村高度重视人才储备工作,通过系统分析研判、深入走访摸排,精准选拔出3名村党组织带头人,充实后备力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筑牢坚实的人才根基。

现如今,三兴村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村庄面貌干净整洁,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可谓党心所向、民心所盼、众望所归。

产业聚势:打造集体经济“增长极”

“村庄合并并不是简单地‘换牌子’,而是通过‘合心、合力、合发展’,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产值’。”赵家庄街道党工委书记孙唯翔对三兴村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产业振兴是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三兴村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集聚的产业资源,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规划建设农贸市场,让村庄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向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华丽转身。

三兴村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是中共河津地下县委旧址所在地,也是该市重点革命老区村之一。中共河津地下县委旧址、高峰夫妇旧居、姚银德烈士故居,以及小朋友书店、豆腐坊等多处“红色地标”串珠成链,每一处都变身“会说话”的红色廉政课堂……为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三兴村党总支深入挖掘村庄红色文化内涵,不断探索红色文旅融合路径,在对红色场馆和村容村貌进行提档升级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开展红色教育铸魂活动,真正做到让“红色引擎”赋能乡村振兴。今年以来,该村共接待研学团队1.2万人次。

西窑沟民俗村乡村旅游景区是三兴村重点打造的运城市乡村旅游示范点,年可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该景区采用“公司+基地+农业合作社+农户”联动生产模式,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大胆探索实践,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的农耕体验、民俗体验、娱乐观光等多个项目,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以生态回归游、观光采摘游、休闲度假游、节庆文化游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还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形成了景区发展、农户受益的双赢局面。

在发展乡村游的同时,三兴村还依托地理优势,规划建设津龙苑新农村住宅楼二期项目和津龙苑农贸市场项目。这两个项目投产运行后,村集体年收入将从18万元跃至200万元,实现“产业兴”与“收入增”的良性循环。

治理提效:激活乡村自治“新动能”

乡村发展,根基在治理。有效的乡村治理,既是维护乡村和谐稳定的“压舱石”,更是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引擎”。

近年来,三兴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村民自治为基础,将德治教化融入日常,从“三张清单”到“五老调事”再到“星空恳谈会”,真正让治理的“毛细血管”延伸至村庄的每个角落,构建起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格局。

三兴村推行“三张清单”明确责任,梳理出村级事务清单42项、便民服务清单28项,真正做到“干部照单履职、群众按图办事”,制度化、规范化的乡村治理方式逐步形成。同时,该村还坚持问题导向,主动瞄准人民群众关心的“鸡毛蒜皮”,因地制宜组建“五老调事”队伍,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退役军人、老教师、老模范”的优势,开展调解工作,破解基层矛盾纠纷难题,全村信访量同比下降67%。

除此之外,三兴村还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每月举办“星空恳谈会”,倾听村情民意,收集路灯维修、灌溉渠改造等各类民生建议50余条,并全部纳入整改台账。“星空恳谈会”利用夜晚闲暇时间召集村民议事,充分调动大家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不仅让村庄环境大幅度提升,还在干群之间架起了连心桥,营造了干部群众齐心干事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乡村振兴是一场接力赛,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三兴村党总支书记陈二栋坚定地说,“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努力把三兴村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从“输血帮扶”到“造血自强”,从“单打独斗”到“联建共治”……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三兴村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破浪”前行,蹚出了一条富民兴村的新路子,党建引领下的“三驾马车”正载着全村人民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