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我市出台关爱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措施

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25

本报讯(记者 曹欣怡 通讯员 张润华 朱昌隆)为全面落实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和关爱凝聚,近日,我市出台《运城市关爱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具体措施》,明确提出15条举措,以期构建起一套覆盖发展全链条、生活全场景的关爱服务体系。

聚焦组织建设。《措施》明确,夯实“两个覆盖”质效、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一方面,巩固拓展“两个覆盖”攻坚行动成果。每半年开展一次摸底排查,动态更新台账。扎实推进党组织建设,加大发展党员力度,加强流动党员摸排,对暂不具备党组织组建条件的,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另一方面,强化理论武装。依托线上平台推送学习资讯,利用线下服务阵地开展活动,引导新就业群体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聚焦能力发展。《措施》明确了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畅通职业发展渠道两条关键路径。一方面,搭建培训平台,定制培训课程,提升技能水平。对通过培训取得相应等级证书的,依据有关规定发放补贴。另一方面,搭建供需平台,链接企业资源,提供就业咨询指导服务。鼓励平台企业、用人单位设立不同序列的职业发展通道,制定晋升标准,畅通职业发展渠道。

聚焦权益保障。《措施》明确,健全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稳妥有序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重点保障从业报酬、休息休假等基本权益。构建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合调解机制,设立劳动仲裁绿色通道,打造法律服务联络点,开通法律援助热线,切实维护该群体劳动权益。

聚焦职业关怀。针对新就业群体面临的现实问题,《措施》提出,打造城市友好场景、优化阵地服务效能。一方面,绘制通行路线图,完善道路指引标识,设置专属停车位。推出一批“友好商家”。另一方面,健全完善工会驿站等服务阵地体系,试点推进“小哥食堂”“爱新餐”建设工作。

聚焦生活关爱。针对新就业群体关心关切的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内容,《措施》推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一是保障新就业群体适龄子女入学。依托服务阵地,提供托幼托管服务。二是加强住房保障。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力度,健全完善住房租赁市场监管机制,鼓励平台企业、用人单位提供员工宿舍、发放住房补贴等,改善住房条件。三是保障身心健康。举办健康讲座,开展义诊活动,组建专业团队提供心理测评、咨询等服务。四是建立健全慰问关怀机制。摸排掌握身患重病、家庭困难的新就业群体底数,集中进行暖“新”慰问,解决实际困难。

聚焦职业认同。《措施》明确,通过举办多彩主题活动、树立模范群体形象,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一方面,举办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开展“最美系列”评选等活动,择优推荐参加五一劳动奖等评选表彰。另一方面,加强正面宣传,树立典型模范,营造全社会尊重、理解、支持新就业群体的良好氛围。

聚焦社会融入。《措施》指出,既要融入基层治理格局,又要健全反馈协调体系。一方面,健全完善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机制,常态化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提升该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推广构建诉求直通渠道,建立诉求收集办理机制,及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该群体“急难愁盼”。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