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22
盛夏,骄阳似火,走进河津市鑫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宛如踏入一片别有洞天的“致富天地”。近日,记者来到此处,探寻该合作社靠“巧打时间差、念好‘致富经’”发展大棚蔬果的增收故事。
步入临近收获期的西红柿大棚,泥土的芬芳混着西红柿的清香扑面而来。一排排翠绿植株整齐排列,红彤彤的西红柿圆润饱满,沉甸甸地挂在枝头,满目皆是蓬勃的生机。
该合作社负责人黄丽霞介绍,这棚西红柿于5月份种下,即将上市。对于夏日的高温天气,合作社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开风口,并在每天11时至15时之间放下大棚保温被,以此降低棚内温度。
河津市鑫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21年,位于城区街道百底村北。目前,该合作社拥有13个大棚,以种植西红柿和圣女果为主,通过错时栽种的方式,实现了全年供应“不打烊”,年产量达20余万公斤。在管理方面,该合作社引进“棚掌柜”智能系统,可通过手机一键操作大棚保温被收放和风口开关等。同时,该合作社致力于打造绿色农产品,坚持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使用,是河津市确定的农产品抽样检测示范点。
从西红柿、圣女果,到黄瓜、甜瓜、草莓等,河津市鑫诚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大棚精准控温、生长期长的优势,轮茬种植各类蔬果,蹚出了一条特色增收的好路子,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丰收绿”。
(本报记者 霍虎成 通讯员 武咏梅)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