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7-21
生产车间
在运城盐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房里,机械臂精准操控多线切割机,将钕铁硼合金切割成毫米级薄片。这些直径不足手掌十分之一长的“小磁片”,是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作为国内单厂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钕铁硼永磁材料企业,中磁科技凭借在国内轮毂电机磁钢市场上的高占有率,成为2025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山西省唯一受邀企业。董事长董清飞带回的“国家战略需求导向”要求,正推动企业向全球产业链顶端迈进。
中磁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对技术迭代的执着。企业年报显示,其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累计斩获多项发明专利,核心技术涉及高矫顽力钕铁硼材料、低重稀土配方等方向。在与山西师范大学共建的“先进磁性材料与器件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内,博士生团队通过超高温永磁测量系统,模拟极端环境下的磁体性能,为西门子、飞利浦等高端客户定制解决方案。
工作细致
董清飞在企业年度大会上强调,即使在企业亏损期,研发经费也从未压缩。建厂初期,面对融资难与技术人才短缺的双重困境,企业坚持“以最低价格制造更高性能产品”的理念。彼时,国内钕铁硼市场被日企垄断,中磁科技通过优化烧结工艺,成功提升磁体剩磁,打入雅迪电动自行车供应链。如今,企业产能规模带动上下游多家企业集聚,形成从稀土分离到磁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产品远销通用电气等国际巨头。
中磁科技与北京科技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机制,形成“需求牵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闭环。企业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突破重稀土减量化技术,使磁体性能提升的同时,稀土用量降低。这种模式已推动多项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产品广泛应用于爱玛三轮车的轮毂电机中,显著提升其续航能力并减少发热。
产品展示
办公室主任陈琴芳介绍,企业员工稳定性高,工龄10年以上的占比近半,20年以上的达两成。这种稳定性为企业储备未来技术提供了人才保障。中磁科技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并加大机器人用磁钢研发力度,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记者 张国平 景斌 杨洋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