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7-19
7月6日早6时许,在垣曲县城东部的惠民小区公交站,72岁的易地搬迁户文介梅满脸兴奋,和陆续抵达的邻居们互相打着招呼,等着那辆“产业专线”免费公交车到站。
6时20分,满载务工人员的“产业专线”免费公交车准时发车,出县城后,依次驶过20米宽的县道、10米宽的乡道,又驶入移民产业园仅有5米宽的机耕道。中途经过6个站点,抵达最后一站——被核桃经济林、食用菌和蔬菜大棚包围着的鼎诺种养专业合作社站点时,这辆公交车满满当当地坐了40多个务工人员。
2021年,享受易地搬迁政策红利的文介梅和邻居们住进县政府规划建设的移民小区。居住条件改善了,稳定增收成了大家更关心的话题。然而,骑电动自行车到距县城10公里远的移民产业园打工,既费时费力,又不安全。
一方面,打工难;一方面,用工荒。位于垣曲县皋落乡皋落村的垣曲县鼎诺种养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是移民产业园的核心区域。该基地拥有各类大棚设施近300座,发展食用菌、核桃经济林、林下蔬菜等2000多亩,是垣曲县最大的种植基地之一。合作社常年需要100多名务工人员,农忙高峰期日用工需求更是超过200人。为此,他们购置几辆面包车,一年到头在县城四处转悠“请”人干活,但仍难以如愿。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移民产业园的这一痛点,也是当地基层治理的工作重点。垣曲县是移民大县,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区移民及脱贫攻坚易地搬迁移民有6万余人,达到全县人口的30%。广大移民的稳定就业增收,对全县基层治理至关重要。今年4月,垣曲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基层走访调研后,及时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论证会,要求县交通运输部门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第二天,我们就与县公交公司和产业园方面沟通协调,全面收集园区务工人员出行需求与意见。通过实地勘察道路通行情况、分析现有交通资源,为产业园量身定制了一条免费公交线。”垣曲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从县城到产业园终点站——鼎诺合作社,沿途共经过8个站点,是一条精准服务务工群体的‘致富线’。其中,前5个站点主要负责搭载前往产业园各基地的务工人员,而后3个站点——岭回村、天溢农业和鼎诺合作社则作为停靠点,将务工人员精准送达劳作现场。”
垣曲县公交惠民政策由来已久,早在2023年,就实现了全县公交免费。县政府每年拿出590多万元的经费进行专项补贴,让城乡居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这一次,为解决好移民产业园务工人员通勤问题,又专门安排两辆公交车,每天从县城两处最为集中的移民安置点——惠民小区和移民新村发车,每天4个班次接送工人上下班。自今年4月15日“产业专线”免费公交开通以来,平均每天200余名务工人员从城里搭乘公交到园区打工,实现稳定增收。
免费公交到田间,通的是民心,赢的是产业。易地搬迁户李云霞曾在县城一家超市上班,下岗后一度因找不到工作而焦虑。这段时间,她每天乘坐免费公交车到合作社生产基地,做一名熟练的核桃分拣工。
“每年6月20日进入青皮核桃上市季,基地都会面临用工短缺难题。去年因为人手不足,采摘期达到整整1个月,价格最好的时候我们却供不上货,因此少收入6万多元。”鼎诺合作社负责人张刘生说,“今年不一样了,有了免费公交专线,每天有四五十名像李云霞这样的城乡居民来帮忙,加上原有人员,每天有100多人参与核桃采摘、分拣工作,比往年早十几天就采摘完毕。赶上好时候,卖出好价钱,这就要多收入十来万元哩。”
无独有偶。在移民产业园入口的岭回村,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受益匪浅。“村里设立公交站点,不仅方便咱们村群众去周边基地打工,还能接纳不少城里人来村里帮忙。这几天,村里辣椒、豆角大量上市,这些外来人员可帮了大忙,再也不愁烂在地里啦!”岭回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常仁科说。
免费公交到田间,服务民生无止境。作为“产业专线”,如何全方位满足产业用工特点,最大限度满足务工人员田间作业的特殊需求,还需进一步优化改进。“目前正值暑热高温天气,正午时间不适合田间作业,我们正研究‘特事特办’,对这条专线运行时间进行调整,早上更早发车、晚上推迟返程,让群众有更大的满足感。”垣曲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杨红义 柴瑜竟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