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孝,是一味药

来源:时间:2025-07-18

电子报刊

杨博

户口簿上,那个熟悉的名字盖上一个冰冷的“注销”印章,凉意顺着指腹蔓延至心底最深处。走出派出所,阳光刺眼得有些晃目,我仿佛一脚回到了童年时光。

在记忆的庭院里,爷爷的爱就像倾斜的天平,似乎从未均匀地洒落。他像一位偏心的园丁,将最肥沃的土壤都给予了叔叔家的堂兄堂弟。爷爷的目光投向别处,却不知那目光的重量,在另一个孩子心里,压出了一条暗自较劲、向上的路。

时光如风,卷走了童年的喧嚣与稚气。佝偻了脊背的爷爷除了时不时癫痫发作,眼神也不再锐利。曾经被他捧在手心的堂兄堂弟,或因生活奔波,或因距离阻隔,能陪伴在老人身边的日子变得稀少。生活的剧本,悄然反转。

曾经被“苛待”的我与姐姐竟成了爷爷身边最常亮起的灯光。洗脚盆里的水温要微微发烫,能驱散他冬日的寒气;修剪指甲时格外耐心,生怕碰疼了那长期吸烟发黄而变形的指节;定期帮他擦洗身体,拆洗被套枕巾,一针一线地缝补加固……这些琐碎的、甚至有些脏累的活计,成了我和姐姐的日常。

在这日复一日的躬身照料中,心底那份曾经汹涌的怨气,竟不知不觉平缓下来。望着爷爷浑浊的眼里流露出的依赖和一点点安详,看着他稀疏的白发在我的推子下变成“光头强”,那些被偏心的旧伤疤渐渐模糊。行动是最好的语言,它远超童年饭桌上那几块肉的香味,也跨越了曾经压岁钱的厚薄。心里那个空洞被一种踏实填满:无论过往如何,这一刻,作为孙子,我给了他我能给的全部照料与尊严。“我做到最好了,没有什么遗憾了。”我常常这样告诉自己。

我以为我已经练就了钢铁之心,足以平静地面对他的离去。死亡通知书握在手里时,我的确异常冷静。冷静地处理相关手续,冷静地宽慰父亲。我以为,那段带着遗憾的往事,早已在日夜的服侍中达成了和解。

直到那晚翻看相册,里面满满当当都是爷爷和父亲、我、我儿子的照片。一种猝不及防、几乎令人窒息的巨大悲恸猛地攥紧了心脏,泪水决堤而出,砸在冰凉的照片上。那一刻我才惊觉,所有精心构筑的理性堡垒,在那个被定格的小小身影面前不堪一击。不是“走了”这个词本身有多沉重,而是那个名为“爷爷”的存在,那个承载着我复杂童年记忆的中心枢纽,彻底、永远地从这世界上抽离了。那个我曾怨过、渴望过,后来悉心照料、并以为自己已放下的人,原来早已在血脉深处长成了一棵盘根错节的树。他的离去,连根拔起地扯痛了所有深埋的情感神经。

给爷爷洗脚低头看见浑浊的水面,到此刻才发现,那浑浊下是连接我们生命的、流淌不息却从未被直面的血脉河流。我为自己缝补过被套,针脚细密,以为能修复所有遗憾,最终才懂得,生命这件衣裳上的破洞,是任何精巧的针线都无法弥合的;我用勤快的脚步丈量了他晚年的时光,以为脚步可以覆盖掉过去的阴影,却在照片前顿悟,真正的“根”不是由频率决定的,它深埋在那些无法言说的、被时间酿成了复杂醇浆的情感深处。哪怕有过怨念,有过不解,他依然是我生命里不可替代的一笔重彩。

爱的形态万千,也许爷爷的爱从未精确地按我想象的方式传递,但它始终存在。那存在本身,以及我最终能穿透委屈去承担的那份责任,才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更本质的连接。尽孝不是交易,是让灵魂平静的药。“没有遗憾”并非意味着一切都完美无瑕,而是我倾尽所能,不亏欠生而为孙的本分。正是这份无愧于心,给了日后面对离别的最后一点底气——哪怕依旧痛彻心扉。那些混合着委屈与温情的记忆碎片,随着回忆而更加清晰。你不再呼吸于这个世界,却永远鲜活在由思念构筑的宇宙里。“耿耿于怀”的那份“怨”早已在侍奉的甘苦中转化,如今只剩下生命交织后最纯粹的挂念……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