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韩城新闻时间:2025-07-15
大河浩荡,滋养万物。七月的黄河湿地芝川镇段,暑气蒸腾,芦苇荡却透着清凉,水面上不时掠过几只水鸟的身影。
35岁的梁浩是我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芝川保护站的一名巡护员。2019年,梁浩从部队转业后,来到这里工作,他把军营里的严谨细致带到了湿地保护中。
一大早,梁浩便和同事带上望远镜、记录本、无人机来到黄河边,沿着黄河堤坝缓缓前行,这是他们每天雷打不动巡护路,每天沿着黄河堤坝来回5公里,用脚步与科技守护着湿地里的鸟类。在一处水面上,一只洁白的大天鹅正悠闲地梳理羽毛,梁浩站在堤坝上,远远望着它,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梁浩说:“前段时间候鸟迁徙,有群众发现一只受伤的天鹅,我们将天鹅救治后放入黄河湿地养伤。现在,天鹅的伤都全部养好了,还是没有飞走,继续在这里生活,证明我们黄河湿地环境越来越好了。”
野生天鹅对栖息地要求高,它的“留驻”恰恰说明我市黄河湿地的水质、植被、食物等条件越来越优越。近年来,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韩城段)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境类型。据初步统计有野生动物22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包括东方白鹳、黒鹳、丹顶鹤、大鸨、金雕和白肩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有大天鹅、鸳鸯、白琵鹭、灰鹤以及隼形目、鸮形目的鹊鹞等部分种类。如今,在黄河湿地芝川段,像梁浩这样的守护者还有很多。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守护生态,让这片土地成为鸟儿的乐园。用细致入微的守护,让黄河湿地真正成为候鸟迁徙路上的“幸福驿站”。
韩城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芝川保护站负责人薛鹏说:“我们将继续围绕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占用、围垦等破坏行为,重点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大巡护和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与意识,用更科学更细致的举措为候鸟打造一条安全温暖的迁徙之路。”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