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平陆发现明代水井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5-27

运城晚报讯 近日,平陆四普调查队在实地调查阶段,通过走访群众、调研,发现了一处明代水井。

崖头水井位于曹川镇崖头村卫生所西50米,井口为长方形,青石板铺设,长0.8米、宽0.45米,井筒直径1.2米,深15米~20米,井内水深4米~5米,井口石板绳槽磨痕明显,地面光滑,年代感极强。

井房坐北朝南,面宽一间,长宽3.24米见方,干搓瓦屋面,三檩两椽。前檐为敞口,方便人们进出,两山墙、后墙为石砌,屋面为青石铺面。

据村里老人介绍,此井为本村明代时一大户人家的水井,几百年来沿用至今,虽然现在村子已经使用上了自来水,时常还有部分村民在井内挑水。

该水井为竖井,由辘轳头、支架、井绳和水桶组成。辘轳头原为木质圆轮,后人改制为铁质圆轮,圆轮缠绕井绳约15米长,可绕着固定的轴转动。支架为石质,一整块青石立于地面,上部凿孔使铁轴从中穿过至山墙外,用于支撑辘轳头,使其保持在井口上方对应的位置。使用时,通过摇转辘轳头,使井绳缠绕在辘轳上,将水桶从井中提升上来。利用轮轴原理,人们用较小的力就能克服水桶和水的重力,达到省力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取水效率,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辘轳不仅是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还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我国古代科技文明的重要象征,在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崖头水井见证了本村历史的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平陆东部山区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提供了实物佐证。 (马博文 徐亚杰)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