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党建+产业 绘就幸福生活新图景

——新绛县王守庄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走笔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5-20

5月9日,“村BA”争霸赛上演;5月10日上午,村民们敲锣打鼓跳起舞;5月10日晚上,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一团带来大型蒲剧传统戏《白沟河》;紧接着闻喜县蒲剧团、绛州鼓乐等相继亮相……

连日来,新绛县泉掌镇王守庄村“人民舞台”落成暨首次立会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涌向这个千年古村庄,切身感受这里升腾的蓬勃向上的精气神。

“人民舞台”落成暨首次立会活动,是王守庄村积极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村坚持“强组织、优产业、重民生、促治理”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谋发展,用实际行动在这方热土上书写着“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的新答卷。

党建铸魂:

引领振兴新征程

王守庄村,古称羊舌村,是春秋时期晋国名臣羊舌肸的故里。村中新改建的廉政广场上,就展示着羊舌肸“礼让为国”“比而不别”“古之遗直”等故事。

进入新时代,“羊舌肸的故事”有了新的阐述。该村村“两委”以实施“四项工程”为抓手,让党旗始终飘扬在振兴一线。

“理论强基工程”,激活组织动能。该村创新设立“一线学习”制度,将主题党日搬进蔬菜大棚,让党课走进田间地头,45名党员化身理论传播者,以学促干、实践促学,进一步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

“青蓝接力工程”,培育振兴尖兵。该村深入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培育储备3年行动,构建“3+8+50”人才矩阵(3名村党组织后备力量、8名村“两委”干部后备力量、50名乡土能人),通过“先锋岗位练兵”机制,让后备干部在矛盾调处、便民服务中经受淬炼,为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减负赋能工程”,助力干事创业。根据上级安排部署,该村对多余加挂牌子进行规范清理,对22项非村级职能全部清返,有力提升了村级机构标准化管理水平。

“先锋引领工程”,发挥模范作用。该村挑选有技术、有经验、有知识的党员成立“红土地”党员服务队,为种植户提供土壤改良、品种推介、病虫防治、田间管理等技术服务、技术指导,真正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王守庄村党支部委员王三勤告诉记者,“四项工程”的深入推进,全面增强了村“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这为村里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注入了强大引擎。

产业腾飞:

构筑多元赋能网

初夏时节,走进王守蔬菜市场,各种品类的西红柿随处可见。

市场内,农户不停地送来刚刚采摘的西红柿,商户则忙着分类、装箱、运输,尽最大努力缩短地头与餐桌的距离,让消费者吃到最新鲜的西红柿。

王守庄村的主要产业是蔬菜大棚,建有蔬菜大棚380余座,以种植西红柿、黄瓜为主。去年以来,该村党支部大力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全村“小棚改大棚”近50个。

“升级改造后的大棚,智能化水平更高了,降低了劳动强度。”村民杨喜荣说,“关键是产量、品质、效益都提上去了,咱老百姓获益了。”

王守蔬菜市场占地20余亩,从业人数160余人,市场年交易蔬菜在2000万公斤以上,辐射周边3镇10多个村,菜品远销太原、郑州、西安等地。去年,该村通过争取资金、自筹资金等方式,投资140余万元升级王守蔬菜市场,不仅实现集体经济增收33万元,更让西红柿、黄瓜成为王守蔬菜的“金名片”。

背靠大树好乘凉。王守庄村蔬菜产业的发展势头这么好,离不开山西瑞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加持。

该公司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流转了王守庄村不少土地。每年仅租赁土地这一项,就能为王守庄村增加集体收入8万余元。该村则进一步深化“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与该公司共建种苗育苗基地,带动万亩大棚完成品种迭代;创新探索“产学研游”四位一体模式,投资50万元打造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实现“企业有收益、集体有收成、农民有收入”。

民生提质:

铺展幸福新画卷

“村里这几年的变化确实大。不说别的,就看这新建成的‘人民舞台’,古朴大气、庄严宏伟,十里八村都找不下第二个。”参与“人民舞台”落成暨首次立会活动的王守庄村村民王新中发自肺腑地说。

民声,就是民生。

该村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民生工程,为民生幸福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先后投资900万元,实施硬化主道、加装路灯、改造管网、煤改电、厕所改造等项目。特别是将村民的诉求转化为行动,把村委会北侧的4处宅基地改建为停车场、小游园等便民设施,大力构建宜居宜游的生活圈。

——将环境卫生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创新“积分超市+环境整治”机制,组织环境卫生评比,对表现突出的46人给予积分奖励,激发群众自治热情,引导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让美丽乡村成为永不褪色的风景。

——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服务员”“排查员”作用,广泛团结多方力量,引导村医、致富能手、土专家、“田秀才”等人员参与网格治理。鼓励网格内党员在乡村治理中亮出身份,发挥榜样带头作用,以网格化管理打通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彰显网格治理“红色温度”。

此外,该村还用活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农家书屋、商务洽谈中心和培训中心等功能室,举办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比活动,开展文艺汇演、电影展览、红色宣讲等志愿服务,以文化人蔚然成风。同时,深入挖掘村里的历史故事、风土人情、名人逸事等,编纂村史《我们家乡王守庄》和谱写村歌《新时代的王守庄人》,唤醒村民记忆,让文化自信扎根乡土。

站在新起点,王守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吕志杰表示,将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用“产业兴”带动“百姓富”,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规范红白事,扩建日间照料中心,全力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努力打造更有品质、更具魅力、更加宜居的生态新王守,让千年古村庄绽放新的生机与活力,持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版摄影 记者 张国平 杨洋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