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4-30
□记者 郝丽莎 文图
2021年一个普通的夏日,一家名为“茶之缘”的茶馆悄然开业。没有隆重的开业仪式,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店主王郭滨凭着一腔热爱,将茶馆经营得风生水起,在城市的喧嚣中寻得一方安宁。
“来喝茶的就是有缘人,希望大家都能在这儿喝到一杯好茶。”从工程项目转行开茶馆,王郭滨用“内求天地宽”的心态,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创业之路。
集合降成本
“说实话,开这家茶馆就是为我的情怀‘买单’。2021年,一个朋友打电话邀请我去参加她孩子的婚礼,我的第一反应是‘时间过得好快’。我一直辛苦谋生,还没来得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太可惜了。”王郭滨说,她决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茶馆。
“成功了固然开心,即使摔了跟头也能长点经验。”抱着这样的心态,“茶之缘”茶馆在河东故事小区附近正式开业。
与许多茶馆选择代理品牌不同,“茶之缘”茶馆集合了六大茶类60余种单品,还有不少茶叶是王郭滨亲自从原产地采购的。
“每年的采茶季,我都会去茶山考察、采购,这张照片就是4月份拍的。”王郭滨翻着手机里的照片说,“我会在当地挑选品质好的茶树,采摘鲜叶子后,让茶农现场做茶。我也带了一些鲜叶回来,尝试自己做茶,这个过程挺有意思的。”这种直接从源头采购的方式,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品质。
此外,茶馆的装修也体现了“降本不降质”的理念。王郭滨自己设计,主打舒适随性,二楼也有包间、棋牌室、投影仪,可以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自己动手,成本省了一半,但顾客反馈很好,说像回家一样。”王郭滨说,“我们这里没有最低消费,哪怕只买一泡茶,我们也欢迎。”
主打年轻人
“刚开始,知道茶馆的人不多,来这里的基本上是朋友。很多小区的住户也会抱着好奇的心态尝试一下,后来不仅成为常客,还带来了其他朋友。”王郭滨说,随着口碑的发酵,半年后,茶馆的客源逐渐稳定。
真诚是留住顾客的关键。
茶馆所在的小区年轻人居多,也有不少顾客是学校里的年轻教师。王郭滨会根据顾客的需求推荐茶品:白茶适合经常抽烟、喝酒的人,普洱茶适合腰腹肥胖的人,女孩子喝白茶祛痘养颜。而对于心情烦闷又没有食欲的顾客,那就端上一杯茉莉花茶。年轻的老师需要提神还要求方便,她就把茶叶拆装成小包,冲泡饮用更简单。“现在的年轻人喝茶都有计划,每月预算固定,我们的茶很符合他们的需求。”王郭滨说,她还观察到,年轻人喜欢轻松的氛围,就鼓励大家自己泡茶。这种“去服务化”的模式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让顾客感到亲切。
“大家对茶馆的评价就两个字,舒服。”王郭滨说,过段时间,她还打算在茶馆增设书架,放入自家的藏书,通过举办读书会等活动,吸引热爱阅读的年轻人,让大家在这里品茗茶、游书海,享受静谧时光。
当一天老板
茶馆开业后,王郭滨每年都会外出考察,走访各地有名的茶馆,学习优秀的经营模式。在其他地区,王郭滨留意到自助茶馆这一业态,其“自主、自在”的经营理念给她带来启发。
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推出“周末老板”活动——顾客可以预约当一天茶馆老板,邀请朋友来喝茶,不但能享受7.5折优惠,还能获得当日收益的四分之一。
“我打算在‘五一’左右试行,老顾客都很感兴趣。”王郭滨说,她从周末时段试水,就是想通过“渐进式放手”的方式,慢慢让顾客参与茶馆经营,体验“当老板”的乐趣。
年轻人喜欢体验新鲜事物,让他们当老板,既能交友,又能感受经营乐趣。王郭滨坦言,即便有风险,她也愿意放手一试,“信任是这个活动的核心。”
等茶馆附近的道路施工结束后,王郭滨还打算搬上桌椅、带上茶具,去公园摆个茶摊,让市民免费歇脚喝茶。
谈及未来,王郭滨始终保持着从容淡然的心态。她说,茶是连接人与生活的温暖媒介,只要怀揣热爱用心经营,以真诚之心对待每一位顾客,茶馆就会在喧嚣的城市里辟出一隅清幽天地。
记者手记
“最美的春光都藏在茶里,等风来。”
开业至今,茶馆虽小有盈利,却也经历过亏损,但王郭滨并不焦虑。在她看来,自己开茶馆本就是为情怀买单,盈亏都是人生风景。她享受独自品茶的静谧时光,也珍惜和顾客畅谈的快乐。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她的茶馆不执着于流量和热度,而是把心思花在顾客的身上,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不断创新,让茶馆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王郭滨的“慢经营”理念尤为珍贵。有时候,慢下来反而能走得更远;放平心态,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向内探寻,方能拥抱更广阔的天地。就像一杯好茶,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散发最醇厚的芬芳。
记者 郝丽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