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AI助你求职面试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4-25

如今,考研结果已经陆续公布,许多同学也开始加入了春节招聘的队伍。刚毕业的学生普遍对求职缺乏经验,甚至有些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及专业对应的求职方向都不太明确,急需快速了解求职流程和方向,获取求职指导与信息。

刚刚在深圳“落地”的乐乐,分享了自己的小妙招——让AI成为专属的规划师和求职教练。

对于AI工具,乐乐表示不必过于纠结工具的选择,像豆包、腾讯元宝、DeepSeek、kimi等,都具备深度思考、长思考及联网搜索功能,基本能满足问答需求,重点是如何给AI下达指令。

找方向

给AI发出的指令越详细越好,乐乐说,刚开始用AI,她输入学校、专业和学历,让AI告知能够投递的行业、企业和岗位。AI不仅会回复大概的求职方向,还会简要列出岗位核心要求、发展情况及投递注意事项,但还不够细致。她又输入个人经历,如教育背景、实习经历、校园经历、技能证书等,这个时候,AI便能快速梳理经历和求职优势,帮助进行自我总结,并根据这些给出求职建议。

接下来,还可以深度追问一下。乐乐分享说,制订好求职策略后,还能针对感兴趣的行业、企业、岗位等信息进行追问,AI会根据指令给出更详细的介绍。接着,结合自身目标、意愿和能力,与AI进一步对话,询问工作内容和招聘要求,构建求职梯度清单。最后,还可以针对岗位的具体要求,如对应届生的专业限制、证书要求等进行询问,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再决定是否进一步了解和投递。

有时,AI也会给出不合理的回答。乐乐表示,针对特别关注的,可以要求AI提供参考来源,并注意参考文献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另外,AI具有连续思考的能力,会整合多次输入的信息进行搜索加工。所以,如果一开始想用其他学校、专业或随意输入的内容进行实验,可能会影响后续探索。乐乐建议,如果正式开始求职,应打开新的对话框,避免AI混淆多个内容,提供出方向不准确的信息。

找渠道

有了目标后,接下来就是渠道了。乐乐说,可以直接询问AI“我关注的某某行业某某岗位的招聘信息从哪里获取”,AI能给出全面的总结。比如,AI会提到官方网站、招聘平台、微信公众号、高校就业信息网,以及其他渠道等。

另外,还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进一步挖掘适合自己的求职渠道。比如,喜欢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的同学,可以询问AI“目前有哪些公众号能够提供最新的岗位招聘信息”,AI则会根据之前的问答内容,推荐出目前最为及时且有效的公众号。

如果觉得公众号上的信息不符合自己的要求,自己已有目标企业或想找类似企业的招聘信息,那么,可以让AI帮助自己制作求职企业清单,然后根据清单找到企业对应的招聘网查看相关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AI寻找求职渠道要注意,大部分企业招聘并非进行单一岗位招聘。那么,给AI的岗位信息描述得越具体,AI提供的求职信息就越少,甚至可能会出现虚假或延迟信息。所以,给AI发出的指令不要过于具体,可以适当宽泛些。

同时,为使信息更加准确及时,可关闭部分AI工具的深度思考功能,使用联网搜索;也可在指令中明确要求,如截止日期;或仅总结企业招聘官网、学校就业信息网的信息等。

找方法

说完方向和渠道,乐乐说,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如何用AI提升求职能力,这需要准备一份优质简历开启求职实战。

如果还未制作简历,可以把探索求职方向信息复制给AI,让AI根据教育背景、实习经历、校园经历、技能证书等信息制作基础简历。制作好基础简历后,让AI扮演HR,找出简历中的主要问题,并以表格形式呈现,方便快速阅读和发现问题。如果有了心仪的岗位,可以上传岗位描述,让AI在简历中增加与目标岗位匹配的内容。

AI还可以智能排模板,乐乐说,找一份理想的简历模板上传,或直接要求AI工具输出排好模板的简历。以豆包和WPS为例,比如向豆包发送指令“请帮我优化这份简历”,豆包会快速分析并优化,增加求职方向等相关内容。再把优化后的内容粘贴到WPS,使用WPS的简历助手功能选择模板,即可生成全新且标准化的简历。

另外,AI还可以帮你了解校招流程。比如询问AI“某某岗位的校招流程是什么”,AI会详细告知网申时间,以及线上测评、笔试、面试等环节内容。还可以询问AI“某某企业某某岗位的笔试内容或历年真题有哪些”,AI会提供笔试准备方向,也会给出建议。除了基础的行测申论,很多企业还会考察求职者对业务、公司文化等方面的了解,AI可以帮助搜集相关资料,助力提高笔试成绩。

乐乐最喜欢的,就是AI的模拟面试:“你给AI设定人设,让它按照人设提问。比如准备某个银行营销岗面试时,让AI模拟公司HR开展群面,AI会提供群面流程,包括每个环节的时间、考察内容、HR话术等。”对于单面,可以让AI扮演不同角色,如业务领导、HR、公司高管等,从不同角度提问,帮助掌握不同面试官的提问特点,减少对面试官的恐惧。

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去AI化”。比如简历去AI化,就是让简历“说人话”,理解专业术语,替换不理解的词语为具体场景、行动和结果,优化后自己朗读几遍,确保表述自然流畅,同时理清每个事件背后的逻辑,避免AI“胡编乱造”。检查行动和结果是否在同一情境下,确保简历上的数据真实可靠,对于来源不明或无法量化的工作,不要强行量化。

至于面试去AI化,则需要把AI给出的标准回答转化为自己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明确使用AI训练面试能力的关键——借鉴AI提问的考察点,通过问题模板理解面试官意图,锻炼审题能力;利用AI提供的高频词汇、问题和预测问题,了解核心业务、行业热点等,弥补自身行业知识不足。

  最后,乐乐提醒大家,不要沉迷于AI打造的“完美简历”,真诚才是求职的“必杀技”,如实展现自己,HR希望看到真实的求职者。相信在AI的帮助下,大家能不断完善自我,在笔试面试中发挥得更加出色。


记者感言

在采访乐乐关于AI求职的过程中,记者深刻感受到科技的力量。AI凭借强大的数据整合与分析能力,化身求职“多面手”,从精准定位职业方向、挖掘多元渠道,到优化简历、模拟面试,全方位为求职者提供支持,尤其为经验不足的应届生点亮了求职道路上的明灯。

然而,技术终究只是工具。过度依赖AI,可能陷入“完美人设”的陷阱,背离求职的本质。HR渴望看到的,始终是真实鲜活的个体,而非精心雕琢的“模板”。所以,我们既要善用AI的优势,将其作为提升求职效率与能力的利器,也要保持清醒,用真诚与实力叩开职场大门。希望求职者能在AI辅助下,找准方向,收获理想的工作。 记者 王露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