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3-14
2月27日,万荣县公安局内,受害者家属昝女士激动地将锦旗交到万荣县公安局刑侦三中队中队长董哲手中。这面写着“一心为民守平安 利剑出鞘破诈骗”的锦旗,揭开了一场持续一年、匪夷所思的诈骗案——同村外侄化身“网恋女友”“热心媒人”“供货老板”,用三重身份编织谎言,将离异单身汉昝小帅的10余万元积蓄骗入囊中,并深陷赌博的无底洞。
故事始于2024年2月的一个“善意牵线”。离异不久的昝小帅接到同村发小、外侄刚子的电话:“我给你介绍个对象!临汾做化妆品生意的梁小美,人靠谱!”面对如此熟络的刚子,让昝小帅毫无防备地添加了梁小美的微信。
聊天框里,女子发来的文字温柔甜腻,分享的“生活视频”中,她时而自拍,时而分享工作、生活。短短一个月,“老公”“老婆”的称呼便取代了生疏的寒暄,昝小帅以为自己等来了第二春。
认识的第一个月,梁小美第一次开口借钱:“生意周转不开,能不能借我一点?”昝小帅当即转账。此后半年,“孩子重病”“化妆品压货”的求助接踵而至,多笔转账如流水般汇出,金额累计超过10万元。每当昝小帅稍有迟疑,刚子便以外侄身份敲边鼓:“小美可是实诚人,她周转完指定还你!”
骗局的高明在于层层嵌套的“信任闭环”。2024年8月,当梁小美再次以“压货缺钱”借款时,昝小帅终于心生警惕。此时,刚子“贴心”推出新角色——一位自称化妆品供货商的“卖货老板”主动添加昝小帅微信,传来货单和转账记录:“梁女士这人非常好,她想在你们运城开店,你外侄刚子也是知道的。”这些伪造的“铁证”让昝小帅再次转账,却不知微信那头的“卖货老板”,正是刚子扮演的第三个身份。
真相的揭晓源于一场兄妹闲谈。2024年12月,昝小帅的妹妹发现哥哥频繁向外人转账,追问之下惊觉异常:“没见过面、没视频过,光凭微信就转了十多万?”在妹妹坚持下,昝小帅走进万荣县公安局报案。警方侦查发现,所谓“梁小美”的微信实名认证竟是一名已故女性,而资金流最终都汇入了始作俑者刚子的手中!
“赌博欠了很多钱,我真不是人!”2月19日,面对铁证的刚子投案自首。据其交代,他利用昝小帅的信任,一人操控三个微信号,骗来的钱财早已在赌桌上挥霍一空,而那些让昝小帅心动的“生活视频”,不过是刚子从网络下载后剪辑的片段。
办案民警指出,刚子深谙熟人社会的信任机制——以亲情关系背书降低防备,用暧昧关怀满足情感空缺,再伪造第三方证据构建信息茧房。如今,在看守所里的刚子悔不当初,而昝小帅的微信列表里,那个曾令他魂牵梦萦的“梁小美”却早已无声。 记者 樊朋展 刘凯华
网络情缘需谨慎
正如董哲所言,这起案件留给社会的警示愈发清晰。
当最熟悉的侄子能在虚拟世界幻化出三重面具,当一段“缘分”永远停留在文字与转账记录中,或许每个人都该在心中筑起防线——
屏幕里的甜言蜜语,需用现实中的眼睛验证;未经核实的“紧急求助”,要让时间来冷静过滤。
“刚子深谙熟人社会的信任机制。”参与此案的办案民警分析被骗人经历时坦言,“他利用亲情关系背书,再用多重身份制造信息闭环,让受害人难以跳出思维陷阱。”
一面锦旗,一束鲜花,承载着受害者家属对万荣公安的感激,也警示着每一个网络社交参与者:在虚拟世界披着多重面具的,可能是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
唯有保持理性、筑牢防线,才能守护真情与财富的双重安全。记者 刘凯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