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2025-03-05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当前,智慧农业凭借其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的特质,不断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桎梏,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成为农业变革与乡村发展的关键力量。
未来,需多措并举,释放智慧农业更大潜能。
在顶层设计、技术创新和人才支撑等多个领域同向发力。通过系统性改革,将智慧农业从“示范盆景”转化为“产业森林”。出台补贴政策,降低应用成本。在增强信息网络覆盖、加强信息化产品装备配备的同时,要加大财政与金融支持力度,对智能农机等核心设备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对研发智慧农业技术的企业减免税费,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助推智慧农业的金融产品。由政府部门牵头,制定统一的设备接口、数据采集和传输标准,建立国家级农业大数据平台,打破数据壁垒。
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积极开拓智慧农业市场。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重要作用,支持鼓励相关企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建立智慧农业技术体系。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研发适合本地农业生产的传感器、无人机、智能农机装备等技术产品,加速智慧农业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的进程。培养一批高新科技农业企业。推动农业龙头企业与科技公司开展合作,探索“技术入股+收益分成”机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发展农业数据增值服务,如基于大数据的农产品期货保险、精准营销平台,拓展企业盈利渠道。
此外,培育专业人才队伍,提升农民参与能力与获得感。围绕智慧农业创新组织方式,制定吸引高学历人才从事智慧农业生产的激励机制,让能人扎根田间地头,培育壮大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为农业智能化大幅提升注入新活力。通过建立分层培训体系,依托农广校、职业院校,对农民、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智慧农业相关专业培训,传授智能设备操作、电商运营等实用技能,激励农业从业人员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科学的农业管理方法。
(摘编自《经济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