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时间:2025-02-19
张新闻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严肃查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
在“严管身边人,不搞特殊化”方面,古人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据冯梦龙《古今概谈》记载:王旦是宋真宗朝的宰相,字子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自此步入仕途,受皇帝器重,后官拜宰相。任职期间,勤政爱民、严于律己、廉俭持家,史称“太平良相”。
有一次,给他牵马的一位兵丁(控马卒)服役期满向他辞行。王旦问道:“你给我牵马牵了几年啦?”答说:“五年了。”王旦诧异地说:“我怎么不认得你。”待到那兵丁告辞走了,望着那熟悉的背影,王旦又差人把他叫了回来:“原来你就是给我驭马的那个人?”控马卒回答道:“正是在下。”于是王旦给了他一大笔复员金。
原来控马卒平日牵马,王旦只能看见其背而看不见其面;而当这位兵士离去时,王旦看见他的背影,方才将他认了出来。
按照今人的合理想象,这位士兵给宰相当了五年司机(控马卒),即使不跟王旦非常熟络,也肯定混个脸熟了,但事实上王旦竟然不认识他,这充分说明宰相与身边工作人员关系是清清白白,没有利用御马之机为自己办私事、谋私利。特别是在控马卒转身离开,王旦才认出,可见五年里,控马卒根本没有机会与其面对面,也就没有机会“牵线搭桥”,更别提“同贪共腐”了。
明朝郑瑄的《昨非庵日纂》也记载了类似一件事。北宋的张齐贤,曾任江南转运使,有一次他在宴请宾客结束后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在一次清理宴席时,一个仆人竟偷了银器藏于怀中,然而,张齐贤并未当场揭发。后来,他多次担任宰相,家中众多仆人纷纷升迁,唯独那位偷窃者未获官职。仆人对此感到疑惑,某日趁隙跪见张齐贤,问道:“我侍奉您最久,同僚们皆得封赏,为何唯独我被遗忘呢?”言辞间充满哀怨,泣不成声。
张齐贤回应道:“其实我本无意提及此事,但既然你问及,那我就告诉你。我在江南任职时,在一次清理宴会时,你偷窃了家中的银器,我将这件事深藏在心将近三十年,从未向他人透露。如今,作为宰相,我负责选拔贤能,剔除腐败,怎能容许一个有偷窃前科的人担任公职呢?考虑到你的长久服务,我给你三十万钱,你还是离开我,找一个地方安身立命吧。”仆人闻言,震惊之余,涕泪交流,拜别而去。从张齐贤不给这位手脚不干净的仆人升迁,可以看出张齐贤不愧是一代名相,能够知人善任,公正用人,任人唯贤不唯亲,特别是不为身边人开绿灯、行方便,对于一名封建官员来讲,实在是难能可贵。
严管就是厚爱。新时代的领导干部不仅应严格约束自己,让手中公权不超出应有边界,同时还须严管家人,教育好身边人,不让自己手中公权沦为他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从这个角度来讲,领导干部自觉管好身边人,不仅是个人私事、家事,还是关系党和政府形象威信的公事、国事。家教家风问题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党性问题、纪律问题。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