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5-01-20
□记者 杨颖琦 文图
文物名片
主角:蟠虺纹铜盖鼎
出生时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尺寸:通高30.5厘米、口径28.7厘米、腹深18厘米
藏宝地:盐湖区博物馆
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目光不经意间被文物上那神秘而华丽的传统纹饰所吸引,它们宛如穿越时空的使者,静静向我们讲述过去文明的辉煌与深邃。
盐湖区博物馆馆藏着众多文物,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了或多或少的痕迹,但我们仍可以透过那些典型的标识,观察它们的来时路。蟠虺(pán huǐ)纹铜盖鼎就是其中的代表文物,三环钮盖、蟠虺纹都在向世人宣告这件青铜器的诞生时间——春秋。
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这件蟠虺纹铜盖鼎时,传统纹饰所展现出的魅力令人震撼。这件青铜器器身满布蟠虺纹,它们相互缠绕、穿插,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图案世界。仔细观察,每一条蟠虺的形态都不尽相同,它们有的张大嘴巴,仿佛在发出无声的咆哮;有的则将身体紧紧蜷曲起来,仿佛在积蓄力量。
这些蟠虺纹的刻画细腻入微,每一条纹路的形状、大小都经过精心设计,排列得整整齐齐,展现出一种秩序之美。在装饰手法上,这件青铜器采用了阳刻线条,细腻地勾勒出蟠虺的每一个细节,线条流畅而富有变化,犹如灵动的笔触在青铜器上书写着古老的故事。可以想象,彼时的工匠在铸造这件青铜器时的匠心之至。
在灯光的映照下,这些蟠虺纹仿佛活了过来,或昂首、或蜷曲、或交缠,灵动而富有生气。它们有的部分因光线的照射而显得明亮突出,有的部分则隐于阴影之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明暗对比,使纹样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更加鲜明。当我们驻足,细细观看时,仿佛能够看到这些蟠虺在青铜器的表面游动、嬉戏,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生命活力与神秘气息。
蟠虺纹,作为青铜器传统纹饰中的重要一员,以蟠曲的小蛇(虺)形象构成独特的几何图形。其形态丰富多样,有的呈二方连续排列,宛如一条无尽的丝带,蜿蜒于青铜器的表面;有的则构成四方连续纹样,仿佛将整个器物包裹在一个神秘的世界之中。作为传承千年的传统纹样,蟠虺纹不仅是一种装饰纹样,更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古人的信仰、审美观念和社会生活信息,通过青铜器这一媒介,跨越时空,与我们对话。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