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10-08
□余振中
时光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迎来了春,送走了夏,度过了秋,埋藏了冬,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每过一个轮回,我们就年长一岁,父辈们也便更老了一岁。
对于岁月的增长,年轻人形象上似乎没有明显的变化,体质也不存在太大的差异,而真正进入年迈的老人,却是一步一蹒跚,一年一衰老。他们生活在黄土地上,耕耘奋斗了一辈子,黄土地也在沧桑中见证并刻画着他们的迟暮和衰老。头发花白了,稀疏了,布满皱纹的脸上长满了褐色的老年斑。眼窝下陷了,浑浊的眼睛里总是有流不完的眼泪,不知是有眼疾还是有诉不完的心酸。干瘪的嘴唇再也掩盖不住牙齿的凋零,因而也告别了许多美食和美味。腰弯了,背驼了,腿也变形了,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地往前挪。想坐下歇会,只能让整个身体往下砸;起身更难,仿佛一个人要撑起几个人的重量。不知道何时耳聋了,别人说话听不见,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人家口型来判断,或者用捕捉到的模模糊糊的声音来做出似是而非的猜测。
进入老年,身体的各个器官都逐渐老化衰竭,抵抗力越来越弱,病魔这时候也会专门钻空子来搞袭击,动不动就感冒发烧,三天两头咳嗽头晕,腰酸背损,每个夜里都难以入眠,胃病犯了吃不下饭,躺在床上没一点力气。说不定哪一天感觉不适一检查就是大病,甚至是绝症,几个月就走上了不归路。更有甚者会毫无征兆地突然离去,来不及说一句话,吐一个字。
父辈真的老啦,老得让我们都难以相信。想当年他们曾在黄河滩上奋战,在黄河浪中搏击,在沟坡地里滚爬,在黄土地里耕耘。他们上北山拉过一千多斤的炭车;他们下盐池拉硝,汗湿了冬天的棉衣。他们勒破过肩,磨破过手,熬红过眼,晒脱过皮,但他们多么强壮啊,好像从来不知疲倦,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他们留下了劬劳,留下了辛酸,留下过辉煌,也留下过遗憾。他们活得无怨无悔,对得起自己的年华,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对得起自己走过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自然规律是铁定的,他们无可逆转地走向了衰老,像干枯的树枝,像衰败的草木,像暗淡了的灯火……
人老了,心里就恓惶了,他们要面对衰老带来的不便,要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迟钝和糊涂,被迫接受巨大的孤独和寂寞,而且他们常常会为逝去的岁月伤感,为人生的无常而无奈。
人老了,感情就越来越敏感,脆弱,他们会无端的悲伤流泪,会为小事斤斤计较,会为无意的言行而生气、愤怒,会变得倔犟固执,有时也会任性暴躁。他们越来越像小孩,发小孩脾气,做令人哭笑不得的事。衰老使他们无所适从、可怜无助。
面对越来越衰老的老人,我们会感觉到陌生,无法接受他们的迟缓,他们的唠叨,为他们智力的衰退而不满,为他们不懂新事物而埋怨,甚至会为他们的健忘和听不清话而暴躁发火。而当老人生病或衰弱不能自理的时候,不得不要我们喂吃喂喝擦身穿衣,甚至接屎接尿时,时间一久,多数人难免心生厌烦,做出脸色难看、说话难听、动作粗鲁的不孝之事。
静下心想想,不由地感慨万千。老人把我们养育长大,吃了多少苦,付出了多少心血?他们承受了我们的无知,忍受了我们的淘气,给我们喂吃喂喝,为我们缝衣纳鞋,何曾喊过一句苦累?他们给我们擦屎擦尿,为我们推燥居湿,他们暴躁过吗,他们厌烦过吗?老人为我们的付出,谁能算出有多少年月,多少日夜?而他们需要我们帮助时,我们又真真正正实实在在能干几天,能干多少?扪心自问,为人子女,我们给老人的报答是什么?我们做多少事才能抵偿父母那如山似海的丰功大恩呢?将心比心,我们有几个人能像老人当初对待我们一样去对待他们呢?
善待老人吧,他们把血汗留给了岁月,把财产留给了我们,他们为我们耗尽了所有。当他们老态龙钟的时候,当他们空空如也的时候,当他们孤独无助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对待他们呢?我们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善待老人吧,他们的生命已如夕阳,世界留给他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放下你的事情,抽出你的时间,好好陪陪他们吧。不要说你忙,不要说你脱不开身,也不要说什么来日方长,不要推到以后有机会,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就默默离开了,你想再看他们一眼、再听他们一句话都没有了机会。不要寒了老人的心,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珍惜当下,把握现在,过好有爸有妈的每一天。
善待老人吧,用我们的真情去尽一份孝心,做一些实事好事。如果你以前忽略了,那就从现在开始,从现在做起!用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感得到的具体行动,来诠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构建我们新时期和谐社会的良好风气,来完善我们自我精神和道德的美好构建!
孝敬老人,能让我们心安,吉祥;善待老人,你会感到别样的幸福,快乐!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