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徽僧可良与闻喜可良桥

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9-18

□王逸群

闻喜县城涑水河上有座桥,名曰南关桥,亦称可良桥,是当地人记忆里的“行善之桥”。最初,桥的建造者是明代僧人可良。翻阅清乾隆版《闻喜县志》(以下简称《县志》),可良的名字前后出现了6次之多,将这些零散的资料予以整合,可良其人其事便渐渐清晰明朗起来。

20世纪30年代的闻喜县城南关桥老照片

可良,徽州人(今安徽徽州),大约生活在明正德、嘉靖年间。《县志·杂志》载“有禅行,眉覆过目,面壁冥坐”,意思是可良修行颇高,相貌奇特,长长的眉毛遮住了双目,常面对墙壁,闭目而坐。

修桥建庙

可良虽是僧人,但不整天沉溺于闭门修行,而是“平生喜营建”,即喜好工程建筑。《县志·杂志》载:“本县南门外、夏县水头镇大石桥、城隍庙、五龙庙皆其募缘修理。”当时闻喜的五龙庙、城隍庙是可良在其徒弟悟端协助下修建的,本县人杨永宁所撰《重修城隍庙记》中说“嘉靖间僧可良迄徒悟端募修”。闻喜阳隅镇神柏村的大云禅寺也是可良重建的,《县志·寺观》有记载。

在可良所建的各项工程中,影响较大的是县城南关的三洞大石桥,这座桥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也就是说,它使用了500余年。《县志·桥梁》载:“南桥在城南门外,明嘉靖元年知县张问行招僧可良募建。”那个时候,闻喜县城南门紧邻涑水河,平时河面并不太宽,水也不是很深,“一衣带之限,深不及马腹”,过往行人靠架板过河,不算太碍事。但是,夏秋时节,河水暴涨,交通为之阻断,百姓苦不堪言。知县张问行上任还不到一个月,就萌生了建桥的想法。当时,可良在夏县水头镇建的石桥刚竣工,便被紧急召见,委以重任。可良高兴地说:“此吾种福根也。”随后,他“燃灯结社,讯兹故老,普化功缘,敬告司府”,采用多种办法,募集修桥巨资,并招募工匠采石备料,根据年景丰歉,决定开工停工,前前后后花了20年。

在此期间,“是桥也几成而复毁者再且三矣”,可是,可良毫不气馁,最终完成了这项工程。从此,往来涑水河如履平地,百姓称便,盛赞可良,所以南关桥亦称可良桥。20世纪四五十年代,桥栏杆在战争中被毁,加之涑水改道路面提高,20世纪80年代后,石桥慢慢被埋到路基下,直到2016年得以复建,仍命名可良桥。

逸闻奇事

可良造福当地,深受百姓崇敬,坊间也流传着许多他的逸闻奇事。据说,有一天,可良早早起床后在外散步,路上遇到一个盗贼。他大喝一声,吓得盗贼在原地站了一整天,动弹不得。

最神奇的是,神柏村村名的来历。当地长期流传着一个故事:一次,可良朝拜五台山回来,携回柏树苗一株,植于寺门外。当晚,可良即问僧徒:“门外柏树长大了吗?”僧徒们觉得好笑,树哪能长这么快呢?不一会儿,可良又命人去看,一连三次,柏树依然原样。一个僧徒跑得厌烦,便在柏树苗上撒了一泡尿,回复说长大了,并比画了高度。次日清晨,柏树果然长高了,树顶与屋顶平齐,但半面有皮,半面无皮,是被尿液灼伤的。众僧大为惊讶,村民争相观看,呼为“神柏”。没过几天,可良穿着登云靴出了寺门就不见了。大家忙出村追赶,赶过一道坡仍不见其踪迹。回来后,看见柏树树身上印着靴痕,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可良由柏树升天去了。从此,村子就叫神柏村。如今,神柏村东北有可良墓地,属于闻喜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归传说,事实上,宋金时期神柏村村名就已经存在,金大定十三年所立的大云禅院碑,即称大云寺在城西神柏村。但是,这个美好的传说,反映了大众把奇异之事寄托于有名望之人的一种心理,表现了当地百姓对僧人可良的崇敬与怀念。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