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了解河东>

新绛县

来源:新绛县人民政府网时间:2024-09-02

新绛,古称绛州,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端,总面积597.18平方公里,耕地51.07万亩。辖9个镇153个行政村,户籍人口33.2万人。1994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鼓乐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省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县、省级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

新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公元前585年,晋景公迁都新田,史称新绛。北周明帝武成二年(公元560年)设绛州,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州治迁到现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后废州立县,取“咸与维新”之意,改称新绛。全县经公布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45处,其中国保16处、省保9处、市保7处,有全国唯一鼎足而立的钟鼓乐三楼、现存最早的北方园林绛守居园池、华北最大的州府衙门绛州大堂、气派壮观的绛州文庙。先秦思想家荀子、唐代大诗人王之涣、被誉为“天下第一规”的《弟子规》作者李毓秀等文学泰斗皆出于此。全县传统民间工艺品多达25大类1800余种,有绛州鼓乐、绛州澄泥砚、绛州面塑、绛州剔犀、梅花点舌丸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世界无形文化遗产”。新绛自古崇文尚教,2023年中考、高考成绩均位居全市榜首,一本、二本达线率分别比2022年提高8.7和7.8个百分点,10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及香港中文等一流名校,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连续2年受到教育部通报表扬,我县再次被评为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县”。

新绛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地处运城和临汾中间,汾河穿城而过,地理位置优越,有“水旱码头”的称号,自古以来就是商贸名阜,传统手工业发达,素有“南绛北代,忻州不赖”的美誉,号称“七十二行城”。大西高铁、大运高速、232省道纵穿南北,京昆高速、侯月铁路、108国道横贯东西,2小时内可到达太原、西安两个省会城市,1小时内可到达运城、临汾两个机场。

新绛物华天宝,发展态势良好。粮食生产实现新突破。建成3.6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播种面积66.43万亩,总产量4.72亿斤,我县被认定为省级农作物制种基地县和良种繁育基地,“稳粮扩油”和“单产提升”经验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水果、蔬菜、中药材产量分别达到15.4万吨、64万吨、8177.5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供给充足,现代农业强县建设步履稳健。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精品钢、碳基新材料、绿色建材、精细化工等4条重点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400亿元,高义钢铁入选国家绿色工厂、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高义钢铁、中信金石、至信宝能、天地和4家企业入榜山西民营企业百强,全县战新产业企业发展到9家,战新产业企业增加值占规上企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5%。成功创建绛州署4A级旅游景区,“绛州古城中国年”成为特色文旅品牌,灯展、社火火爆出圈,我县被评为省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营商环境展现新气象。建成52个“六有标准”服务网点,162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451个事项免费帮办代办,涉企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深入开展经营主体提升年活动,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2.66亿元,惠及企业1.95万户次;新培育2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创平台、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户“四上企业”,14家企业在“晋兴板”挂牌,全县经营主体数量发展到38462户,其中企业净增1388户,同比增长25.35%,新增经营主体中涉税主体占到60.14%,有效实现量质同增。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