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上气不接下气

来源:西安晚报时间:2024-08-30

千河

上气不接下气,是我们经常听到说到的一句话,原以为是口头语、俗话,而事实并非如此。

家中有1987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不时翻阅。记忆中,这本大辞典并没有收录“上气不接下气”的词条。在百度上搜索,显示“上气不接下气”是一个成语,出自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因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厉害、呼吸急促的样子。

中国成语,乃语言精粹,个个言简意赅,条条有故事,寓意丰富多彩。就说“上气不接下气”,一句话六个字,其中气字出现两次,不是重复,而是强调,重点强调气的重要。大千世界,万物生长不仅靠太阳,更要靠空气。没有空气,生命就会窒息,足见气对人如鸟的两翼、车之两轮、水之鱼,一刻也不能缺失。

单从字形结构上看,气字笔画少,只有四画,一撇、两横、下边横拐下斜拉,收笔末端上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汉字。然而,气在自然界和人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却是关键、不可或缺的。

把一件事做好,叫美气;父母健康、儿女孝顺,叫福气;孩子成绩好、考上好学校,叫争气;家中诸事顺遂、好事临门,叫喜气。助人为乐、乐善好施,叫大气。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叫有底气;敢于和坏人坏事做斗争,被称赞为有勇气。做事坚韧不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赞誉为一鼓作气。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追求完美的风气和习气,是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可见,气可鼓而不可泄,是大有裨益的。

我们常说的“上气不接下气”中的上气和下气,究竟指的是哪两种气呢?简而言之,上气和下气,是中医学名词。上气指心、肺之气。《灵枢·大惑论》:“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下气指肾气。肾气虚,久而久之,就会浑身乏力,提不起精神,还可能引起腰疼腿酸。在中医学里,肾是人体的“发动机”,而肺则是人体的“呼吸机”,肾气和肺气不足,肺气不能下而肾气不能上,两气上下不能呼应,问题就来了,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后果十分严重。 (《西安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