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7-26
□王志英
盐湖区龙居镇小张坞村有个瓦匠头,叫王志让,61岁从工程队退下后,成天钻在地里舞弄他那几亩冬枣。80岁那年,几个儿子找到他说:“爸,人要服老,不要干了!”他不同意,说:“我还硬棒着哩,再干一两年吧!”一年后,他觉得“继续干有点吃力”,便把承包地交给大儿子宝运,窝在家里无所事事。
随后,他开始打造自己的耄耋快意人生。
锻炼身体
“不要我干农活可以,锻炼身体总允许吧!”
于是,他就跑到村里的图书室找养生书报看。看后,就按照书报上的办法来养生。
老大从城里回来了,每天早上骑着轻型电动三轮车载着媳妇“周游”,锻炼身体。见此,他也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拉着老伴紧跟其后,天天如此。老二媳妇见了,也买了一辆,参与其中。三辆“小三轮”形影不离,天天活动在周围村庄的田间道路上。他们一边欣赏田园美景,拍照留影,一边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调节心情。
在他们的影响下,现在村里有了几十人的“锻炼车队”,几乎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又一天,他去大队部办事,无意中,听说“大队计划更换投递员”,他就报了名,结果被录取了。从此,他就天天下午骑着两轮电动车,把20多份报刊分别送到大队与10多户村民的家中。
继续“爬格子”
王志让,虽然是个农民,却喜欢玩“笔杆子”。
之前,他玩过三次笔杆子,现在老了,还决心“把爬格子玩到最后一口气”。
第一次是在龙居中学时,他成了学校小报的通讯员。第二次是在他种植五亩半冬枣时。种植冬枣是个新鲜事物,他当时可谓入迷,说的是“枣”话,看的是“枣”书,念的是“枣”经,干的是“枣”活。他当上小张坞村冬枣协会会长后,写了不少“枣”文,仅在《中国枣业报》《瓜果蔬菜报》《果业专刊》等上发表的技术论文就有90多篇,还主笔编写了一本《枣树高产栽培新技术》,被《中国枣业报》聘为特约记者。
第三次是2022年,他与亲友一起合编了《小张坞村史话》《王氏家谱家训家风像谱》,这又“逗”起了他的写作欲望。于是,他写了《那年我队闹家戏》《孩子给我过80大寿》《我栽枣树那些年》《我给孩子剪桃树》等,均被当地报刊采用。
为提高写作水平,他特别注意把原稿和编辑稿进行对比。每次文章被发表后,都要拿出来仔细研究,为什么编辑要那样改?细细地嚼,慢慢地咽,从中悟出不少道理。
经过一段时间练写,他深深体会到,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读、多看、多思、多练,吸取别人的写作经验。
后来,他的《下辈子我还搞建筑》《老伴冯改花二三事》《小张坞村唱大戏》《四个儿媳妇 争当“小棉袄”》《80岁我仍喜欢“爬格子”》等,陆续在各大报上发表。他的写作信心更大了,又写了《牢记父亲的三句教诲》《打造人生第二个精彩》等40多篇散文和通讯。他说:“不论文章的‘皮’,还是‘肉’,都记述了我和乡亲们的生活、劳作与感悟,是我一生的经历思考。这是真实生活的缩影与心灵告白,既有欢声笑语,也有喜怒哀乐。这才是老年人的精气神呢!”
适当参加劳动
适当参加劳动,也是耄耋之年王志让的选择。
比如,经营小菜园。儿子转运在城里购有单元楼,长年带着一家人在外打工,留在老家的小院便渐渐荒凉起来,特别是没有建房的后院,更是杂草丛生,虫鸟出没。闲不住的王志让就和老伴把它开垦了,找出以前拉水的木支架,挂上八个茅桶,把他家和邻居家的茅粪拉倒在小畦里,种上了各种蔬菜。现在,宅院里长满了蔬菜,且生长旺盛、果实累累、香气扑鼻。自家吃不了多少,他就送给几个孩子家和街坊邻居品尝。他说,这既活动了筋骨,又拉近了和孩子、邻居的距离,何乐而不为?
比如,给儿子宝运剪树、浇地、摘桃。去年,大儿子有几亩桃树需要冬剪,他就本着“乏了就歇,有劲再干”的原则,主动担起了冬剪桃树的任务。儿子背着铁锨路过,他知道儿媳妇正在家养病,没人跟着搭下手,二话没说,背着铁锨去了王南岭,直到把地浇完。到了收桃季节,没有工人可寻,王志让就和老伴联合宝运夫妻,一起凌晨4点下地,干到下午两三点,干了好几天,才把30多车、3万多斤桃送到了收购站。
比如,为转运“饼子摊”帮忙。每到收桃时节,转运和媳妇都要回到村里打饼子。为让打工人员吃好喝饱,除了供应饼子外,还开设了许多新服务项目,把夫妻俩忙得不可开交。他知道后,就和老伴担起了“为孩子服务的角色”,给孩子做饭送餐、择菜剥蒜、清理垃圾。前些天,儿媳去娘家照顾老人,王志让夫妻就在摊上煮起了“油饼”。
他说:“我确实老了,但不能闲着。有了事干,精气神才会永葆愉悦与旺盛。为了活得更有尊严和价值,要活到老,学到老,学有所成,学有所获。正如盐湖区组织部一位老领导说的:‘古往今来,老年人都期盼着延年益寿,然神丹不灵,妙药不行,求医无应,拜佛无用,因此,精神养老、健康养老、适当劳动才是最好的方式,最佳的选择。’只有这样,我们的老年生活,才会避免枯燥无味,才会吃饭也香,睡觉也甜,特别是做成一件事后,我们更会喜上心头,觉得这样的老年生活才更加有滋有味!”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