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时间:2024-07-19
□林智宏
恐怕每个男孩小时候都干过小坏事吧,我也如此。
老家几个房门上的皮革门帘,历经十多年的烈日暴晒、风吹雨打,逐渐颜色泛黄,形状扭曲,很是难看。前不久,我在网上订购了一套今年夏天流行的金刚网门帘,换了上去。那天,看着一摆崭新的门帘,又想起了40多年前做的一件坏事,那就是平白无故用剪刀把奶奶刚刚挂起来的土布门帘剪了几道口子。我也理所当然地被奶奶教训了一顿。
在我遥远的记忆中,60多岁的奶奶手脚还是很麻利的。她眼不花,耳不聋,头脑清醒。俗话说,进了一家屋子,先看锅头,再看炕头,就知道一个女人能干还是邋遢了。奶奶不仅饭菜做得好,而且屋子里、灶台上、炕上经常收拾得干净整洁。她不但爱干净,而且针线活也做得很精致,是我们那条小巷里大婶、大嫂们口中的典范,一直深受大家的尊敬。
奶奶能用织布机织出好多种泾渭分明、线条流畅、手感平实、五颜六色的布匹。屋子几个放布匹的板箱里,摞满了她的“杰作”。这些五花八门的土布有做冬衣的,有做夏衣的,有做床单的,还有做被子的。奶奶每次织完一织布机布匹,都会招来左邻右舍女人们的参观和青睐。她也常常引以自豪。
我十多岁的时候,逆反心和好奇心很强,经常干一些与常理相悖、似乎专门与大人作对的事情。那次,奶奶织出了几丈五种颜色调配的条纹布,专用于做门帘。她刚给房门换上了新门帘,就有几位邻居奶奶和大婶前来欣赏。大家爱不释手地摸着颜色鲜艳、手感细腻的门帘,嘴里不停地喝彩着,也问着奶奶在结棉子时的具体操作。奶奶满脸堆笑,详细地同她们介绍结棉子、浆线子和织布的经验。一旁的我,也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在奶奶送大家出门的时候,快速从炕头拿来一把剪刀,在门帘边的上中下三个地方各剪了一道半寸长短的口子。奶奶送完人回来,发现几分钟前还好好的门帘有了几道破口子,惊诧之余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我。她瞬间从我惊慌的表情上知道是我干的坏事。于是,平时极为和蔼可亲的奶奶,怒不可遏地拿起墙角的扫帚狠狠地举了起来。她一边朝我身上敲打,一边哭着数落着。而我,抱头蹴在墙角任凭扫帚挥舞……打完了,骂完了,奶奶含泪把门帘换了。
也许年少不更事,小孩似乎都有逆反心理吧,爬树掏鸟窝是家常便饭。我孙子现在偶尔也会干些大人不允许他干的事,只不过他奶奶舍不得惩罚他。那次因为剪门帘而挨打,给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后来,我很少再淘气捣蛋了。多年来,家里每换一次门帘或窗帘,我都会想起当年因为剪门帘而挨打的事。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