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5-29
□姚新兴
古人使用请柬十分讲究,请柬均用上好的纸张或绢制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以红色居多,用毛笔工整书写,格式也十分讲究。
目前虽然各类通讯十分发达,但请柬这一传统形式还颇受人们的喜爱。每逢大小事,均喜欢发个请柬,大家似乎十分注重请柬这一形式。但我们发现,目前请柬的许多俗成的规矩好像已不被人们所重视,因而常常闹出笑话。如孙子有事也发个请柬给爷爷;儿子给父母发请柬,将父母称之为先生、女士;有时写姓名时将客人的名字写在主人的位置,弄不清是谁在邀请谁。
请柬千百年来似乎形成统一的格式,有被邀请人、事由、时间、地点、邀请人。在书写请柬时也有俗成的“规矩”,如在填写客人名字时须顶格,主人的姓名字体不能大于客人等,以示恭敬。发请柬也非常讲究,一般事宜,均是平辈之间发,也有小辈向长辈发请柬的,但长辈一般不会向小辈发请柬;家庭内部的事,一般不会发请柬。请柬中用词大多十分谦卑,如儿子结婚,会写成“犬子完婚”,商店开张,写成“小店开业”等。这些“规矩俗成”反映了人与人交往的礼节,体现了我国悠久的文化。
近代著名书法家邓散木,别号粪翁,一次在上海举办书法展,他别出心裁,为了与他那“粪翁”相配,便用卫生纸印了请柬,真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著名书画家谭建丞20世纪80年代在杭州举办书画展,因邀请的人多,便自己设计了请柬样式,白纸大红框,宋体字,古朴庄重,现在已成为人们的收藏品了。
当今人们常叹人情份子多,礼金也越来越重,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因此,有人又无奈地戏称“请柬”为“红色罚款单”。 (《科教新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