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情感讲述>

好书点亮人生路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4-29

□黄立会

今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这两天打开报纸,有关读书方面的文章铺天盖地:《最是书香能致远》《品书品茶品文化》《我爱上了有河东书房的运城》……我也想写一篇好书助自己成长的文章,又觉得有些过时,但总感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故而敲击键盘写下这篇文字。

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意思是说,人类的进步离不开书籍。书籍为人类提供了很多的知识还有经验,所以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我觉得,这句话体现在我身上真是恰如其分。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学过的课文大都能背诵下来(虽然老师并没有要求全都会背)。十二三岁从完小毕业后,我就回村,帮助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事。那时候农村的文化生活极度贫乏,每天除了干活、睡觉别无他事,于是我就想法找书来看。当时我姐夫是大队团支部书记,他家里有很多团中央推荐的青年文艺图书,像《林海雪原》《青春之歌》《苦菜花》《迎春花》《西游记》《野火春风斗古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便一本接一本地拿回家来看。那时候村里没有电,晚上我便点一盏煤油灯来读,而且把灯芯挑得很大。这样虽然亮了,但既费油又熏厦。时间长了,整个房间的墙壁上挂满了一层黑灰,顶棚也成了黄黑色。第二天早上起来,脸上和鼻孔都是黑的,身上有一股煤油味。好在我的母亲非常待见孩子读书,既不嫌费油也不怕熏厦,还不时从奶奶的吃食匣里拿一两个糖块塞到我手里。就这样,我在漫漫长夜里与保尔·柯察金默默对话,跟随少剑波和小分队的足迹进山剿匪,揪心于金环、银环的凶险境遇,追寻着林道静的青春步履……心灵随着书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情绪跟住人物的命运悲戚欢喜……

姐夫家里的书读完后,我便想着买书来读。那时候村里人肯上解州的“四月会”和“九月会”,每到此时母亲都会带我们去赶会或给每人发两块钱让我们自己逛去。和我同去的小伙伴往往是买个好吃的边走边吃,我却是直奔新华书店看有什么好书。那时候“四大名著”根本没有卖的,而我又钟情于故事书,所以买的都是故事性很强的书。记得我第一次买书,是花了8毛钱买了一本《小砍刀的故事》(封面是一个挥舞着小砍刀的少年,至今清楚地记得著者是“勤耕”),拿在手里边走边看,爱不释手、全神贯注,20里路跑了个来回竟忘了吃任何东西。回到家里书已看了一半,还给母亲省了一块两毛钱。后来我还买过几次书,虽然都不是什么名著,但我仍读得津津有味,常常被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痴迷到废寝忘食。

1974年我进学校当了民办教师,代语文课兼班主任,这让我有了更多习读名家名篇的机会。像冰心的《小桔灯》,贺敬之的《回延安》,茅盾的《白杨礼赞》,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等,是当时读得最熟、讲得最多的课文。每次讲课前我先认真备课,把文章的脉络架构、主题思想、写作方法一一弄清,讲课中又和学生一起反复诵读研学,以至到现在我对这些课文仍然熟稔于心,许多章节还能够背得下来。这些名家名篇是我学习写作的启蒙老师,读着读着就让我有了写作的冲动。于是,我便经常把学校和村里发生的好人好事写成稿件,向县广播站和报社投寄,还真就被广播过几次,并于1979年1月23日在《运城地区报》上发表了处女作《挂面之乡话变迁》,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走上了文字写作这条路子。

凭着粗通文字、能提笔写作这点长处,后来我被调到乡政府当统计员兼办公室主任,给领导写讲话稿和工作总结,给报社和电视台写消息通讯,偶尔也写个散文抒发一下胸臆,同时积累了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逐步被提拔为一名正科级基层干部。靠着这点根基,退休后我被选聘到报社当了8年编辑、记者,还到企业担任过十多年报纸和新媒体负责人。年逾七旬回村后,还经常给乡亲们在过红白事时,编个对联、写个悼词,给“村晚”编个节目、写个主持串联词,成了乡亲们眼中的“笔杆子”和“文化人”。

母亲健在时,每每与人谈起我的成长过程,总是自豪地对别人说:“我会会从小就爱看书,每次上会人家娃都是拣好吃的买,他总是买几本书回来看。是读书让他学到了本事,干上了公家的事。”

母亲的话就是对我大半生经历的最好诠释。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