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古人过年互赠礼物有何讲究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2-20

□林月珊

农历新年将至,人们心怀期待,翘首企盼欢聚时光,同时也为走亲访友之际礼物的选择而烦恼。古人是否也曾为过年互赠礼物而费尽心思,又以何种方式表达心意呢?

“礼”起源于古老的祭祀活动,表示对神的敬意,后来也指代礼物。随着文化的发展,互送礼物习俗逐渐变化并形成特色。至于过年互赠礼物,早在三国时期就有记载,后来成为寻常百姓、文人墨客过年不可或缺的习俗,而且有很多讲究。

古代老百姓过年互赠礼物,讲究实用和情感表达。自晋朝起,过年期间,大家会互赠一份装满葱、蒜、韭菜、胡荽和芸薹等食材的“五辛盘”,意味着送去五谷丰登和家庭兴旺。装满酒肉菜肴的“年盘”和精致的点心及屠苏酒等美食,也是送礼佳品。除了食物外,古人还送一些实用的礼品,如皇历和荷包。皇历不仅包含吉凶宜忌,还寄托了对亲友的美好祝愿。而荷包可装下银两、香料和小吃等物品,既实惠又寓意幸福安康,成为广受欢迎的礼物。通过互赠礼物和互相走动,双方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加深。

古代文人墨客之间的送礼,犹如一场意境与文化的盛宴。北宋赵昌的《岁朝图》,将金石、书画、古董等雅玩摆放于案上,以花草勾勒春日景象,传递新年纳祥的美好愿望。自两宋起,互赠《岁朝图》等画作成为文人间的新年传统。除了互赠画作外,古代文人还会以“拜年帖”拜年,主人亲笔写下祝福语来表达情感。元代楷书大家赵孟頫过年送总管文房四宝,展现了对文化艺术的追求。而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西湖梦寻》和清代戴延年的《秋灯丛话》里写的送“山上雪”与“空中云”,则展示出古代文人的高雅情怀。这些独特的礼物不仅注重意境,更仿若文人的心语,呈现对艺术、美学和人文精神的高度追求。

回溯古代,古人过年互赠礼物,花样百出且讲究颇多。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多样的礼物,更是古人对生活、人情和文明的崇敬和美好祝愿。

《左传》有言:“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礼之本贵在礼仪,礼的核心在其意义,不在数量的多少;礼的价值在传递情感,不在价值的大小。愿我们共同携手,在岁岁年年的传承中,迎接更多幸福安康的时光。 (《汴梁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