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布衣”源于大山里的葛麻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1-25

□彭薇

你是否注意到,如今的街头巷尾,穿汉服的人越来越多了。服饰之美,不仅满足生活的需要,带来视觉的享受,其发展还呈现了一段时期民俗和文化的特点。

服饰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历代诗词歌赋中都有表现。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更见端倪。据统计,《诗经》300多篇中,有60余篇涉及服饰描写,从中也可窥探先秦时期汉服的材质、色彩和意韵等。

汉服爱好者之间互称“同袍”,这一称呼也与《诗经》相关。《秦风·无衣》一篇有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里所说的“袍”透露了当时汉服的材质,也就是填充了麻絮的长衣。麻布衣是当时汉服的主流。

《诗经》中的《周南·葛覃》篇就生动记载了当时制衣的过程。在当时,漫山遍野的葛麻是人们制衣取之不尽的源泉。葛是一种草本植物,茎可用来做绳,纤维可用来织葛布。从诗歌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人们采集山上的葛草、藤枝等,浸泡在流动的河水中,材质不会发臭,再用蒸煮捶打揉搓等方法抽出里面的纤维,细纤维可织成细布,做贴身穿的衣服;粗纤维可纺织成粗布做外套,厚实而耐磨。

据记载,在先秦时期,葛、皮毛、蚕丝等都是主要的服装材料。葛多为平民百姓制衣所用,以麻布为主要衣着材料的庶民,被称为“布衣”。而皮毛、蚕丝等多为王公贵族所用。动物毛皮,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服装材料之一,《诗经·秦风·终南》就有记载:“君子至止,锦衣狐裘。”其他先秦文献里也有羊、狐、虎、狼、黑貂等毛皮做裘服或衣饰的记载。

《诗经》中,与蚕作、桑、丝等相关的内容多达四五十篇,可见养蚕在当时的地位。据传说,养蚕技术是黄帝的妃子嫘祖发明的,考古学家的发现也佐证了这一说法。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家在浙江钱山漾遗址中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绢片;在河南荥阳的青台遗址中,发现了留有丝绸残痕的瓮棺。这些发现都说明,中国先民很早就利用蚕丝编绳、织布等。 (《解放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