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张晓娟家庭:心有大爱 向善而行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1-17

记者 王捷

她是医生和病人心中“最信任的护士”,是孩子心中的“好妈妈”,是爱人心中的“好妻子”,是长辈心中“孝顺的孩子”。

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表达了病患及家属的感谢,也见证了她在工作岗位上的兢兢业业和认真负责。与此同时,她与爱人孝老敬亲,对长辈关怀备至,对晚辈言传身教积极引导,用爱与善良缔造美好家风。

她就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一样,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以爱守家,以德治家,以善兴家,用平凡写就了不凡的故事,传递着温柔与希望。

她就是本期家范主人公——张晓娟。1月13日,记者走近张晓娟,聆听了她的家庭故事,也了解了其心有大爱、向善而行背后的力量与源泉。

张晓娟接受采访

爱岗敬业,传播爱与温暖

一转眼,张晓娟已经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了19年。

1984年出生的她,2004年进入运城市中心医院,成为一名护士。2009年医院搬迁新院后,她被调入胸外科。

胸外科的病人基本都是从ICU(重症监护病房)转回普通病房的,除了不使用呼吸机,其护理的难易程度和ICU几乎一模一样。

张晓娟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从基层干起,一级一级晋升。作为N4组组长,层级越高,负责的病人情况便更为复杂,责任就越重。对她来说,管得多了,经验就多了,这让她学到了不少东西。

尽管现在护理病人早已得心应手,但她还记得刚到胸外科的时候。刚到新院,连仪器都是新的,初次接触中心给氧、中心负压装置,她生怕自己操作不熟练,便反复琢磨练习。第一天值夜班,她负责护理一位食道术后病人,害怕自己观察不到位,病人出现情况,她搬了把椅子坐在病人床前守了一晚,还好最终病人平稳度过了。

“这就要求我多留心、多学习、多积累经验。”张晓娟说,“护士就是一个良心活儿,护士的工作虽然烦琐,但一定要很细心地对待每一个病人。”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她一有空就向护士长请教,熟能生巧;为了照顾好术后重症病人,她关心病人的一举一动,叮嘱排痰方式,给病人拍背,鼓励病人有效咳嗽,仔细观察每一根引流管情况,有什么症状就积极和医生讨论,多次提前干预,减少了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曾经,有一位阿姨做完手术后尿管刺激一直疼,张晓娟看到后发现外露的导尿管比较长,就重新进行了二次固定,把弯打得小了一点,减少了阿姨的疼痛。没想到阿姨出院后,特意让孙媳妇写了一封感谢信。后来复检时,阿姨还一直拉着她的手,表示感谢。

而像这样的感谢信和锦旗,张晓娟收到过很多很多。

“感觉只是做了分内的事情,甚至是很微小的举动,但没想到回报却非常温暖。”她说,“你能感觉到病人是在掏心掏肺地感谢,所以你必须义无反顾。”正是因为一个个患者转危为安顺利出院,让她有了更多动力。

她在为刚进医院的年轻人讲课传授经验时,经常告诫他们:“你把病人看得有多重,你在病人心目中就有多重。作为护士责任心一定要很强,多关注病人的感受。多做一点,也不要紧,但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正是因为她的无私奉献和认真负责,让她从十多位护士中脱颖而出,成为科室评选的大夫心目中“最放心的护士”,也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好口碑。

温馨母女仨

努力拼搏,源于言传身教

2019年,单位选拔一批人去进修,张晓娟就是其中之一。她特意选择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学习。“学习永无止境,上海发展快、与国际接轨,我想去看一看,长一长见识。”她说。

面对没见过的先进仪器,加上医院里人人都说上海话,初到上海的张晓娟真是一头雾水。她每天早上倒几班地铁,7点就到医院,下班也不走,经常站到一旁看护士们操作仪器,不懂就问,很快她就掌握了所有仪器的操作规程。

每天一早到科室后登录PDA扫码清点各种仪器、测量生命体征、为夜班老师准备早上的用物等,干活利索的张晓娟渐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我当时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实习生,不要怕丢脸,来这里就是要学习的。”她说。功夫不负有心人,3个月的进修,张晓娟靠自己获得了大家的喜爱与尊重,满分100的考评,她取得了97分的好成绩。

回来后,她将自己所看所学的先进经验和理念,整理汇报,为医院的发展贡献了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之所以这么努力拼搏,正是因为张晓娟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而这份热爱,又源于她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经历。

张晓娟的老家在夏县裴介镇裴介村。外婆就曾在药房工作过,妈妈曾是夏县人民医院的护士,后来成为一名妇产科医师,再后来被调入裴介镇计划生育办工作。

仿佛是一种传承接力,她从小就觉得医护是一种很高尚的职业。敬业的母亲经常被评为优秀和先进。从小虽然看到母亲工作很忙,但当母亲问她想不想学医时,她欣然应允。

“既然选择了就要热爱,而且要热爱一生,并且在这里我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收获了成长。”张晓娟说,“看着病人从ICU过来,到一天天转危为安,会有一种成就感,很高兴自己的付出有了收获。”

幸福一家人

向善而行,赓续良好家风

张晓娟有个大她3岁的哥哥,还有个小她3岁的妹妹。小时候父母工作忙,他们很小就学会了互帮互助,照顾自己。到了周末,尤其是妈妈忙的时候,他们就自己扫院子、洗衣服。

2004年,张晓娟和高偶结婚,婚后育有两个女儿。无独有偶,因为工作性质,张晓娟经常忙碌到晚上八九点,顾不上接管孩子。于是,爱人高偶、爸、妈、大姑姐、二姑姐、三姨,甚至自己的邻居、孩子的老师、科室的同事等,都曾是她孩子的临时看护人。

老大上幼儿园时,张晓娟不能按时接孩子,班主任就把孩子带去餐厅吃饭,然后领回宿舍照顾。后来到了老二,张晓娟索性请了一个住家保姆。

让张晓娟欣慰的是,两个孩子都非常懂事,自信阳光。现在的张晓娟夫妇和孩子处得像朋友一样,夫妻俩在教育孩子方面分工明确,一个负责从日常细节关爱孩子,一个负责从宏观角度帮孩子解决问题。

“可能我们的家庭环境从小就造就了孩子自强自立的性格,她们遇到事情知道怎么去解决,对孩子来说无形中是一种锻炼。”她说,“有些事情该怎么做,道理给她讲清楚,她自己就会掂量应该怎么做。引导孩子不是一味地说该不该做,而是哪件事情做得不太好或不对,我会对她说,我觉得你这样做会更好一些,你看这样行不行,孩子就会自己思考,觉得妈妈说的话有道理。”

尤其是老大,从小就知道为家里分担。今年上高二的老大,每个周末会送比她小7岁的妹妹去特长班。而老二因为依赖老大,习惯模仿老大的一举一动,也学会了自己收拾房间和书包。两个小姐妹之间互帮互助,相亲相爱。

每次她上夜班,老大都会打来电话问她吃饭了没,并会买点刚出炉的板栗或其他小吃,给她送来。孩子很体贴,会觉得妈妈上夜班很辛苦。

对小如此,对老亦如此。

张晓娟的祖父祖母非常注重尊敬师长、长幼有序等传统礼节的教育。过年时一辈给一辈行礼,吃饭座位有讲究,以及夹菜方式等生活中的礼节,传到了父亲一代,传到了张晓娟一代,也传到了她女儿这一代。父亲还经常教育她,百善孝为先,吃亏是福。张晓娟的母亲姊妹间同样和睦友爱、与人为善,继承了外祖父外祖母的豁达与智慧。

婆婆公公年龄大了,身体不太好,在照顾孙辈上,张晓娟夫妇完全不让老人操心,还经常去照顾老人。

张晓娟刚工作时,几乎每天都会开车回裴介镇的家看望父母。父母知道她工作忙,退休后也担起了照顾外孙女的重任。如今她的外公外婆都已年近九旬,只要一放假,她就回去看望,或者带着老人外出逛逛。

明年就要参加高考的老大告诉张晓娟,将来她也要学医,像妈妈一样。

2023年4月1日,运城市中心医院西院的日间手术中心成立了,张晓娟被调了过去。科室变了,但不变的是她认真敬业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真心。她的踏实、善良、负责,感染着身边的人,弘扬了优良的家风,传递了社会的美好。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