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12-13
□许海龙
“学而优则仕”,古人读书,往往希望能跻身仕途,一展才华。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宋代的公务员待遇可谓一时无两,那时的公务员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金饭碗”。
宋代公务员的薪水,以货币和实物为主。当时的一部名叫《东轩笔录》的史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趣事:“范文正公守边,所得俸禄,悉分赠之部曲。一日,部曲问曰:‘大人赐禄,何自苦如此?’文正公曰:‘吾居边境,俸禄厚矣,然边疆之民,匮乏困苦,吾将此禄,以惠尔等,尔等宜感恩戴德。’”这段故事,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公务员待遇的优越,甚至可以养活众多人口。
宋代的公务员不仅地位高,而且待遇优厚。其中,宰相的月薪高达五十万文,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当时,一个宰相的月薪可以买上十二万斤上等的好米,以现今的物价来看,米的价格大约是两块五一斤,十二万斤好米便是三十万人民币。如此算来,当时的宰相年薪高达三百六十万人民币,这是何等的高薪!不仅如此,宋代的公务员们还有各种福利。即便是东京守城的士兵,也穿着丝绸制的鞋,生活水平之高,连欧洲君主也望尘莫及。
宋代公务员的薪水,不仅让他们过上了优裕的生活,还使得整个社会繁荣昌盛。同时,更是吸引了众多贤能之士投身政务。
公务员的待遇如此优厚,自然也少不了竞争激烈的仕途。当时的科举制度异常繁荣,许多读书人都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仕途。而那些成功登科的进士们往往志得意满,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如北宋诗人陈元老在《登科》中写道:“引领群仙上紫微,云间相逐步相随。桃花直透三层浪,桂子高攀第一枝。阆苑更无前骤马,杏园都是后题诗。男儿显达当如此,满袖馨香天下知。”将自己登科后的喜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当然,宋代公务员的待遇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政治风波的起伏、朝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公务员的待遇也会发生变化。宋代大文豪苏轼,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后来因言论失宠,被贬谪到边远地区。他在《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中写道:“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诗句中透露出他对昔日优裕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困境的无奈,相送弟子,连送行酒和车马钱都没有。
尽管薪水有所波动,但宋代公务员的整体待遇,仍堪称封建社会的一大奇迹。他们的薪水,不仅让他们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还推动了一个时代的繁荣。历史的长河中,那份独特的韵味,犹如一抹夕阳,让人回味无穷。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生活在一个崭新的时代,薪资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与完善。在这个时代里,只要我们努力学习知识、锤炼品德、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那些优秀公务员的后备军。而当我们选择成为公务员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稳定的工作和丰厚的待遇,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更高的理想。
薪水的变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社会发展的缩影。让我们梦回宋代,探寻那份古老的韵味,品味历史的厚重。 (《山西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