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没棉花前穿什么取暖?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11-13

□户力平

冬季待在室内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出门,古人如何取暖?靠羽绒服、棉衣?这些在唐宋之前都还没有出现。那穿什么?有钱人家当然穿由狐狸皮、貂皮等贵重兽皮制成的裘,平民百姓则选择粗糙、价格低廉的羊皮、狗皮,或以丝绵、麻絮填充衣物。

唐宋时期,造纸业和造纸技术大为发展,用于取暖的纸衣、纸被相继出现。那时的纸不一样,多为以树皮为原料的皮纸,坚韧厚实,特别是宋代纸衣、纸被用料,主要为拉力强、耐折耐磨的楮树皮纸,只要控制好一定的厚度和打浆度,就可制成既便宜又能挡雨露风寒的纸衣。至宋代,制作纸衣、纸被已成为专门的行业,有一套完整的工序。

纸衣价廉,方便制作,严冬时节给流落街市的乞丐散发纸衣成为宋代官方济贫举措,有的机构直接散发纸被,节省经费。纸料的洁白轻软,颇符合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美学趣味,着纸衣、盖纸被成为当时文人圈的一种风尚。

对于纸被在大雪天带来的温暖,陆游深有体会,他曾写诗感谢赠其纸被的友人,赞叹道,“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于绵。”

 (《国家人文历史》)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