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11-10

程醉

公元404年,已经40岁的陶渊明丁忧期满,在“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驱使下,第三次主动出仕。但是仕途依旧不如意,这件事情对陶渊明的影响很大。陶渊明再次辞职回家。

在此之前,他曾在29岁时怀着“大济苍生”的本心,出任江州祭酒。祭酒在当时是管理教育、教化和文化的官员。他的上司江州刺史王凝之是王羲之的次子,顶级名门出身,却才疏学浅。面对昏庸无能的上司,陶渊明第一次写下了辞职信。公元398年,大将军桓玄派人带着亲笔信找到他,要礼聘他到自己帐下任职。陶渊明才不慌不忙地再度出仕,直到后来母亡丁忧。

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因为太过贫穷,在叔叔陶夔的引荐下,做起了彭泽县令。可以说,陶渊明的第五次出仕是很物质,也是很勉强的。他自己也说,出任彭泽县令只是想搞点粮食去酿酒。

当时朝廷实行的是“官占田制”,县令可以按照规定领一块公田,但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彭泽县有100亩公田,好酒的陶渊明首先想到的是,多种一些适合酿酒的秫米。但是,他的夫人却认为酒不能代替粮食。两人互相妥协后,将这块田一半种秫米,一半种粳稻。没过多久,陶渊明在喊出“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后,最后一次辞官归隐山林。

陶渊明先后5次出仕,却都遇人不淑。他十多年间不断变换门庭,也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更谈不上实现抱负了。最终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才找到了真我,并写出一系列美妙绝伦的文章。 (《今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