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11-13
□钟华
小麦是地道的西亚物种,是“五谷”中唯一一个完全外来的作物品种,就目前的考古材料来看,小麦在我国内地最早发现于山东半岛的几处龙山时期遗址中,二里头时期开始出现在了中原地区的个别遗址中,但数量都非常少。小麦的重要性在二里岗时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还是远低于粟和黍,直到两周时期,尤其是东周时期的一些遗址中,其地位才得到明显的提升,但也远未达到取代粟的程度。
中原地区作为传统的粟作农业耕种区,其成熟的农业体系对于外来作物小麦的接纳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过程,并且在不同时期对于当地农业种植体系和人们饮食方式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小麦在二里头时期发现极少,难以判断其是否为本地种植,可能仅限于特定人群或特殊场合使用。二里岗时期,小麦可能开始加入了本地的农业种植体系,但规模有限。
小麦作为粟作农业补充的地位一直延续到两周时期,直到以“两年三熟”为代表的轮作制度在一些人口稠密、农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出现,它才开始作为农业轮作制度中重要的一环,被本地旱作农业系统所完全接纳。值得注意的是,在磨面技术大规模推广之前,小麦多以粒食或麦屑的方式被人们所食用,口感较差,长期以来接纳度都不高。 (《东方城乡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