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站岗放哨支前 斗争恶霸地主

芮城“刘胡兰”牛线线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11-01

牛线线(1918—1947),祖籍河南,芮城县东张村人,1947年加入东张村农会,任常委兼妇女组组长。她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大力支持解放战争,1947年英勇牺牲。

牛线线出生于河南,因家乡遭了水灾,便和母亲、兄长沿路乞讨,到运城避难。他们在一座破庙里落脚,搭起草棚,靠讨饭和打短工维持生计。

1938年,日寇侵占运城,母子三人的生活更加困难。

1940年,牛线线与芮城县东张村的贫农黄俊结婚。

结婚后,虽说有了依靠,但她的生活仍很艰辛。日伪汉奸和恶霸地主常在村里欺压百姓、搜刮民财,牛线线看在眼里、恨在心头。

日寇投降后,牛线线一家人的生活依然困苦。无奈下,黄俊收了别人的钱替对方在阎锡山部队当常备兵,以此维持生计。

1947年4月,芮城解放。工作队来到东张村。在工作队队长、共产党员史来锁的组织和发动下,村里成立了农民协会。在农民协会的动员下,深受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牛线线豁然开朗,她意识到要想过上平安富足的日子,就要跟共产党走,打倒剥削穷人的地主恶霸,推翻“三座大山”。

她克服重重困难,说服家人,加入了农会组织。由于积极肯干、工作突出,她被选为农会常委兼妇女组组长。自此,东张村的妇女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她动员村里的妇女们加入组织,教妇女们唱翻身闹革命的歌曲。贫农李漂雪一心想加入妇女组织,但她的婆婆封建思想严重,不让其参加。牛线线知道后,便三番五次登门,做通了李漂雪婆婆的思想工作。最后,李漂雪顺利加入妇女组织。

芮城解放初期,有不少敌人和土匪捣乱。为了防止敌军破坏,农会组织妇女们站岗放哨、查路条、盘查可疑行人。牛线线曾对妇女组的成员们说:“我们不冤枉好人,但也决不放过坏人。如果认为这个人行形迹可疑,就把他带到农会询问。”

后来,妇女们编了一首歌谣:“早上五点钟,太阳往上升,奴家去放哨,背着红缨枪,站在岗位上,东瞅瞅西望望,忽听脚步响,过来一个人,盘查没路条,送他农会问,看我们妇女,个个都威风。”

为了支援解放战争,牛线线又组织妇女们做军鞋、织布匹,做好物资保障工作。此外,她还请老师教妇女们学习、识字。

工作起来,牛线线就忘记了一切。当时,牛线线已经有了3个孩子,其中一个还是婴儿。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克服种种困难,从未因家务事影响过妇女组的工作。

为了让广大群众认识到恶霸地主剥削农民、欺压百姓的本质,她经常组织妇女参加村中召开的斗恶霸地主大会。在她和一些贫苦农民的带动下,群众开始揭发地主勾结日伪、土匪残害百姓的罪行。

1947年冬,胡宗南部队再次进犯晋南,芮城又遭劫难。这时,地主恶霸卷土重来,反动派还乡团趁机窜回东张村,纠集反动武装,对翻身农民肆意报复,反攻倒算。村农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全村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1947年农历腊月初六,在芮城县东张村南观音堂前,地主还乡团的一伙匪徒正在拷问牛线线。

一个匪徒假惺惺地走到牛线线身边说:“你还年轻,孩子也还年幼,只要你说出农会的情况,保你平安无事。”

“不知道!”牛线线怒视敌人,斩钉截铁地说。

匪徒们无计可施,随即搬来一口铡刀,放在牛线线的面前威胁道:“再不交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牛线线临危不惧,厉声说道:“要铡便铡,何必啰嗦!”说罢,便昂首阔步走向铡刀。

这时,背后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她心如刀绞,泪如泉涌,转身走到婴儿身边。她泪流满面地说:“孩子,长大了别忘了你妈是怎样被害死的。”说完,她便嘱咐家人将孩子抱离刑场。

随后,她整了整衣服,昂首挺胸,走向铡刀,英勇就义。

1953年,人民政府将杀害革命干部的恶霸地主全部抓获归案,让他们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