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一家三丁为革命牺牲 一婆一媳勇挑千斤担

革命家庭贤内助李喜洋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11-01

李喜洋(1910—1999),原名李麦麦,闻喜县神柏乡下周村人。1938年闻喜沦陷后,她的大儿子参加八路军。不久后,她的丈夫被日军杀害,李麦麦一人担起家庭重担。随后,她的小儿子参军,牺牲在陕西“荔北战役”中。她还未从小儿子牺牲的悲痛中走出来,从军10年的大儿子因受伤严重,转业回村……后来,她送走了因伤病而英年早逝的大儿子,并且把孙子们都培养成才。可以说,她是我市为革命和家庭作出双重贡献的军烈属代表。

李麦麦的丈夫蔺世德,于1907年出生于闻喜县神柏乡下周村的一个富裕人家。蔺世德个头高大,身体壮实,是干农活的行家里手。由于他办事可靠,乐善好施,20多岁就当了本村村长。

1938年,日军侵入闻喜,抗日的怒火在村民心中燃烧。不久后,蔺世德受到表侄董启民(建国后曾任临汾地委书记)的影响,积极组织村民参与抗日斗争。

1939年,李麦麦的大儿子蔺引群在表哥董启民的带动下,在家人的支持下,离开学校参加了八路军。他们家成为日伪汉奸眼中的“抗属”。

1942年,蔺世德被敌人以私通共产党、支持八路军为名,拉到邻村杀害了。家中只剩下李麦麦和小儿子蔺徐群相依为命。

不久后,李麦麦决定让蔺徐群和贾腊梅结婚。1943年腊月,贾腊梅生下儿子蔺一明。

自从父亲被敌人杀害之后,蔺徐群的心里就埋下了参军杀敌、为父报仇的念头。1947年8月,蔺徐群担任本村武委会主任。这时,西北野战军在闻喜征兵,蔺徐群说服母亲和妻子,改名蔺相富,报名参军,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四旅十团一营一连的战士。

蔺相富参军后,家中的日子虽然过得艰难,但婆媳俩却很有心劲。她们天天盼望收到部队寄来的立功喜报。没想到,却收到了部队寄回来的烈士证书。

1948年10月,为了配合中原野战军解放郑州、华北野战军解放太原,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要在大荔县以北地区发起一次大规模的“荔北战役”,此役共歼灭胡宗南部队25000余人。蔺相富参加了这一战役,在战争中英勇牺牲,将热血和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大儿子当兵10年杳无音信,丈夫被敌人杀害,小儿子牺牲了,孙子还太小……面对困境,李麦麦和儿媳努力撑起这个艰难的家庭。两人除了要做纺线、织布、纳鞋等家务活外,还要挑水、送肥、赶牛、耕地……

1949年,蔺引群(参军后改名蔺奇勇)因伤回乡,她们的家庭境况才略有改善。只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蔺引群因伤去世。

至此,蔺家两代三个男人,因为投身革命相继离开人世。李麦麦擦干了眼泪,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李喜洋,要求儿媳和孙子们要以全新的心态面对生活。在她的激励下,全家人日子过得好了,孙子们个个读书上进。她还在自家门前的砖面上雕刻“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对联,激励后辈奋发有为。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