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我甘心为革命牺牲!”

铁骨铮铮的关红玉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11-01

关红玉(1906—1948),女,芮城县阴家湾村(今芮城县陌南镇湾里村)人,1947年4月参加革命斗争,并担任坑北村妇女联合会主席。1948年2月7日,她慷慨就义,时年42岁。

1942年,山西大旱,住在黄河岸边的关红玉看着一粒米也没有的面瓮,只能掩面而泣。9岁时,关红玉就被父母忍痛卖给本村的哑巴做童养媳,没几年,哑巴病死,她和坑北村的张高忍结为夫妻。婚后,家里靠丈夫外出给地主、富农扛长工勉强度日。

“这日子过不下去了,走!我们逃难去!总比死守在这儿好。”她把家中仅有的衣服收拾好,带着几个儿女,趁着夜色准备和家人南渡黄河。

寒冬腊月,寒风刺骨,河水早已冻结成冰。他们乘坐着简陋的油包向前行进。突然,一个大浪打过来,油包剧烈摇晃,大儿子掉进了冰冷的河水,转眼间就消失得无踪无影。

难未逃过,祸又飞来。在敌军的叫喊中,一家人弃船而逃,继续他们悲惨困苦的日子。

1947年4月,芮城解放。关红玉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由于立场坚定、聪明能干,又善于团结贫苦大众,她被推选为本村妇女联合会主席。

1948年1月,盘踞在河南的国民党胡宗南部队,从灵宝渡过黄河,增援运城守敌,其中有一部分军队驻守在芮城。此时,一些被打败的国民党残余武装及逃亡的恶霸地主乘机返乡,组成还乡团,到处抢劫杀掳,反动气焰十分嚣张。关红玉只好回到阴家湾的娘家暂时躲避。她的家人对她说:“这里距坑北太近,不可久留。平陆葛赵村有我一位好友,可先到那里暂避。”当晚,她和丈夫带着儿女又辗转到了葛赵村。

第二天,还乡团首领孟当石带领民众自卫总队等暴徒到坑北村没有抓到她,竟又到阴家湾去抓捕。但敌军始终搜不到踪影,问不到下落,便把关红玉的生母和胞兄关汉良扣押到坑北村严刑拷问。

当关红玉得知这一情况后,毫不犹豫地说:“这是我的事,绝不能连累我娘和我哥。穷人闹翻身,求解放,免不了有牺牲,我得马上去!”

临走前,她抱着孩子,看着丈夫,眼含泪花说:“你要照顾好孩子,我甘心为革命牺牲!”

她刚返回坑北村,便被暴徒捆绑起来。经过一阵拳打脚踢后,敌人要她说出土改工作队的下落,她随口回答:“这还用问?为了给我们穷人报仇,他们都去叫八路军了。”

气急败坏的敌人把她的双手反绑后吊在空中,用尽各种酷刑对她进行拷问,但她始终不为所动。

敌人把铡刀放在她跟前,恶狠狠地叫嚣道:“说了实话,放你回去!不说实话,立刻受刑!”她慷慨激昂地回答道:“实话告诉你们,我来这里时就没有准备回去。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不怕!”

随后,关红玉英勇就义。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