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

古玩店铺图吉祥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7-25

□张双林

古玩在老北京是个大行业,其主要分布在琉璃厂和隆福寺、前门大街、地安门外、烟袋斜街一带。古玩店卖的是古物,故在字号上喜欢用“古”字,文人周肇祥在其《琉璃厂杂记》中,记录的带“古”字的店铺有20余家,崇古斋、尊古斋、韵古斋、信古斋、悦古斋、隶古斋等都是周肇祥常来常往的地方,他在这里买了大量的碑帖、佛经、古币。在1919年的“古玩行商会”中,带“古”字的就有21家。“古”成了这个行业的象征。

古玩店讲究“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是暴利行业,因为与其打交道的多文化学者、达官贵人、富贾和来华搜罗中华古物的洋人,他们在字号上除“古”字外,常用斋、轩及“山房”“山庄”等,自然也配上其他吉祥字眼,如“义”“盛”“信”“珍”等。

琉璃厂古玩店铺因历史源远流长,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接深,自然文雅有余。而后起之秀的烟袋斜街也如此。据史料云:“地安门外及烟袋斜街亦古董聚处,与南城别为风气。其来源多出旗人家及清室太监。”烟袋斜街古玩店也文气十足,且多了些平民气息,如永兴阁、抱璞斋、茂盛兴、蕴宝斋、义信原等。带“古”字的也不少,如太古斋、俊古山房、晋古斋、裕古斋、聚古斋、荣古斋等。烟袋斜街古玩店货物来源很有趣,据周肇祥称:“烟袋斜街诸小贩多与名古寺僧人往来,时有珍异之品。”旧京有专门收购古玩小贩,京人称之为“打鼓的”,他们走街串巷展业时,用小鼓(直径一寸余)作为响器招徕顾客。这些小贩行动诡秘,如收上好货便转手古玩店。

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实用指南》中,列举了208家古玩铺名录,带“德”字的就有16家。当然最多的是带“古”字的,有41家之多,是很有趣的文化现象。(《北京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